在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有这样一个村党总支部,总支部职数5人,其中有3个都是退役军人,占比达到60%。“兵两委”是村民们对他们的亲切称呼。这个村就是施集镇丰山村。
来到南谯区施集镇丰山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烈士陈祥荣的那句“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巨型彩绘,整齐划一的房屋仿佛隆隆的战车列队在李都郢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丰山村同时还有连片的智慧农业大棚、成片的高标准农田,在数字治理中心数据平台上党建引领、乡村宜居、产业发展、智慧监控一个个数字模块无不展现着丰山村乡村振兴发展成果。
近年来,丰山村党总支部紧扣乡村振兴发展主题,积极选配返乡退役军人充实到村两委工作。以前丰山村通过村集体流转土地建设蔬菜基地,农超对接发展蔬菜产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一届“兵两委”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在充分考察后,由村集体出面将农户闲置农田、山场流转下来,建设香菇大棚50余个,统一承包给香菇种植大户,由种植大户种植管理。流转70余亩土地种植果蔬大棚,流转山场500多亩,建设精品农业观光园。同时,“兵两委”积极推进村企联建工作,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个,帮助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通过土地流转和合理利用,2024年丰山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59万元。
近年来,村里改厕、修路、通渠……各种矛盾接连不断,牵扯村里工作精力。一大早“兵两委”就来到高标农田改造现场,解决因田地界限模糊发生纠纷矛盾。“兵两委”兵分两路,一队调阅双方《土地确权证》档案;一队在双方见证下重新进行土地丈量。很快便明确争议土地归属,矛盾成功化解。
施集镇丰山村党总支部书记叶朦介绍说:“现在‘兵两委’承担着大部分矛盾化解工作,他们做事有理有据、积极性高。村民们在他们引导宣传下心通气顺,现在我们党总支可以腾出更多精力谋划集体经济发展。‘兵两委’是我们党总支的‘好帮手’”。(刘亮亮 蔡文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