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经济压力下行,如何让现有的乡镇企业留得住、发展得好,考验着干部的工作作风和能力。如何带领乡镇企业稳扎稳打,走好破局之路,也成为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的重点发展议题之一。
傍晚六点,位于颍州区马寨乡的康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里还是一片生产红火的景象。企业订单充足,工人们也干劲十足。而就在前不久,这家企业还因资金问题,差点“绷不住”。
安徽康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天如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应收账款比较多,外面的欠(我们)款金额太高,资金链真的崩断了,都要面临着失业。”
一两百个工人失业,对一个乡镇来说可不是小事。当地政府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帮助企业在政策范围内寻求破解之法。经过多方走访调研,由政府出面与金融机构对接,提供贴息贷款,对企业购置的大型生产设备予以政策补贴。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上,引导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等,让企业在减税降费、贷款等方面得到更多“真金白银”的实惠。
潘天如说:“我们不知道专利是可以做抵押的发明专利,市场监督管理局帮我们指导发明专利在银行做了抵押,专利质押融资也给了相应补贴。大大松了一口气,运转是没有问题了。”
稳定了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员工也能更安心搞研发、跑市场。目前,企业新研发的电力管道、给水、排水管道等产品,订单已经排到了年底。
“政府对我们扶持力度又非常大,有继续下去的信心!”潘天如说道。
颍州区马寨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刘笑说:“从长远发展,我们要做好全镇的发展规划、区域协同发展,从近了说,还要在企业需要时当好企业的参谋、企业的服务员,让企业能够感受到我们政府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
近两年,同样是在乡镇经营了近十年的老企业多彩服饰,也感受到了行业寒冬带来的冲击。
阜阳多彩服饰有限公司厂长助理孙克伍说:“都在比谁的价格更低,在价格上内卷整个行业都会走向一个死胡同,我们必须从其他方面找一个突破口。”
经过调研和学习,多彩服饰和福建的大企业合作,将石墨烯材质运用到羽绒服生产中,大大提高了衣服的保暖性能。有了新技术,企业还需要更多工人和设备用于生产加工成衣,当地政府立刻予以支持,为企业招聘了数十名熟练的技术工人迅速投入生产。
孙克伍说:“我们接到了更多优质订单,为了满足订单,也是全厂加班加点赶货。”
近年来,颍州区各乡镇对标发达地区,以“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宗旨,对镇域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全程代办、上门代办和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实际困难,让企业办得成事、雇得到人、赚得到钱、充分被尊重,走出了一条强镇兴村富民新路径。(马云飞 郭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