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行人前往肥西县紫蓬镇,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普法宣传与合作交流活动。紫蓬镇镇长、党委副书记等相关领导对来访人员给予了热情接待,双方全程参与并共同见证了合作协议的签署及实训基地的揭牌仪式,为法治人才培养与基层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构筑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校地联动,共筑育才新平台。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法学教育的深厚底蕴与专业优势,强化实践教学在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中的关键作用。此次与紫蓬镇的合作,正是学院在实践育人方面迈出的关键步伐,通过在紫蓬镇建立实训基地,高校学子将有机会深入基层,直面乡村法治难题,参与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工作,将法律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举不仅为学生的个人成长与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适应基层法治建设需要的优秀人才,有效促进了法治人才资源与地方发展的深度融合。
送法下乡,精准普法解民惑。安徽农业大学法学系主任江晓华就土地二轮延包相关法律问题主持送法下乡座谈会。会上,江晓华凭借其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务操作经验,对土地二轮延包的核心法律要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阐释,他紧扣法律条文,详细解读了土地二轮延包的政策背景、实施要则及操作流程,还特别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认、流转、继承等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生动形象地剖析。
通过对比不同案例中的法律适用差异,江主任巧妙地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不仅极大地增强了执法干部的法律意识,提升了他们依法调处土地事务的能力,也为维护乡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谐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
学子践行,以学促用显担当。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基层对专业法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在应对土地纠纷调解、乡村治理优化及法律咨询服务等关键领域,专业法律人才的指导和支持尤为重要。此次共建实训基地,为紫蓬镇引入了高校的智力资源,提升基层干部与群众的法治意识,同时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实践平台,实现了校地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共赢发展。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服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法学院将定期组织学生前往紫蓬镇,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学生代表一致表示,将珍惜在紫蓬镇的实践机会,致力于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服务基层、惠及民众的过程中,不断锤炼自身专业素养,强化社会责任感。(许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