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公安局峨桥派出所社区民警罗斌辉:“四勤四心”工作法 化解矛盾促和谐
来源: 2024-12-05 10:04:48 责编: 聂梅

“没有调解不了的矛盾,如果有,就多调解两次……”这是芜湖市公安局三山经济开发区分局峨桥派出所社区民警罗斌辉常说的一句话。他既是为辖区居民解困的“好邻居”,更是处理辖区居民大事小情的“店小二”。

罗斌辉勤学善思,结合社区实际工作,总结出矛盾纠纷化解“四勤四心”工作法,即勤联系、纠纷排查有恒心,勤调解、多方调处用真心,勤跑腿、多回访暖人心,勤普法、法治意识入民心。

勤联系,纠纷排查有恒心。“把群众关注的点、烦心的事、抱怨的话记在心头,并据此列出矛盾纠纷问题清单,从而摸清各类矛盾纠纷底数。”2024年3月份,罗斌辉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熙华府小区居民桂某夫妇一起长达2年的情感纠纷存在不稳定因素。罗斌辉充分考虑到该家庭纠纷的复杂性,如果不妥善化解,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针对该起家庭纠纷,罗斌辉从事件的源头开始了解,发现桂某夫妻因经济、小孩抚养权归属问题,双方亲属矛盾尖锐,两次到法院起诉,庭外调解未果,双方家属多次引发冲突,化解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罗斌辉发挥人熟地熟的优势,多次上门对双方当事人及亲属开展法治宣传。同时会同村干部一起深入双方家中,进行耐心细致地谈心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情法理三个角度为桂某夫妇讲述道理,消除隔阂、化解矛盾。最终,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签订了和解协议书,长达两年多的家庭矛盾最终得以成功化解。

勤调解,多方调处用真心。“有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个部门联动配合才能彻底解决。”2023年11月,峨桥派出所辖区西湖社区干部反映,种田大户在农田改造施工时不慎将李某家祖坟损坏,引发矛盾纠纷。罗斌辉多次召集当事人进行调解,阐法释理,因该事件涉及农村风土民情、公序良俗,矛盾化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为尽快解决此矛盾,罗斌辉联合街道、社区、司法等部门采取“背靠背”调解方法,动员受损方关系人介入,从民俗习惯进行劝说解释,用法律法规进行普法宣传,分别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协议,并当场兑现了补偿金。

勤跑腿,多回访暖人心。峨桥派出所以“一表一问一会”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后半篇文章”,通过回访填表、电话询问、警民恳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矛盾双方当事人对纠纷处理的满意度,特别是调解协议执行情况,对回访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罗斌辉在回访辖区伟星金域国际二期项目部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时,项目部负责人反映江苏丽水分包人张某到项目部吵闹,原在承包人韦某拖欠其工资16万元,三年了一直得不到解决。罗斌辉联合人社部门到项目部查找韦某,工地负责人称韦某前期工作结束早已离开工地。罗斌辉通过电话联系到韦某,韦某声称自己一直亏本没有余钱。随后民警和人社部门通过该项目财务查询到韦某账户还有140万元工程款,当天下午在项目老总的帮助下,韦某从外地赶来三山,在人社部门办理了工资付款手续。至此一起三年的农民工资纠纷成功化解。

勤普法、法治意识入民心。针对当前矛盾纠纷性质更加复杂、诉求更加多样的情况,罗斌辉始终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与普法宣传教育同步开展,提升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意识,从源头上防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024年8月份,辖区某项目工地民工马某某晚饭后在工地公共浴室洗澡时意外晕倒,虽及时送医但手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家属到该项目部讨说法,项目部认为是胡某自身原因造成的,出于人文关怀解决前期住院费用3万元,家属情绪非常激动,矛盾不断升级。罗斌辉知情后提前介入协调处置,首先从情与法的角度对其家属开展工作,安抚家属情绪,开展法治引导,获取家属信任,消除家属顾虑。同时正确引导双方在法律框架内协商处置,双方最终达成了补偿协议。(峨所宣)(审稿 程依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