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蔬菜富民。凤阳县殷涧镇把党总支建在基地上,把党员集聚到产业中,把群众带到致富田野里,村集体经济有了盼头。村干部领着干、群众跟着干,小小“菜园子”逐步鼓足群众“钱袋子”。
支部示范,种好“菜园子”。为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古塘村利用集体土地整合试验田种植大蒜,按标准化示范田样本,周围立杆拉网、土地平整分畦、加盖塑料膜,目前大蒜长势喜人,预估亩产苗2000斤,蒜头800斤。在古塘村委会示范带动下,该村巴斗王、葛东等组群众纷纷种植大蒜,明年古塘村将继续扩大大蒜种植,结合乡村振兴产业规划,争取实现大蒜产业化、集约化种植,实现“一村一品,一组一业”的发展格局。
在青山村,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各种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村民穿梭大棚之间实施田管。冬季,市场对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大,这些大棚里的绿色蔬菜正源源不断地走出田间、走向市场,助力村民增收。
散户抱团,拎稳“菜篮子”。因散户管理不到位,蔬菜产量和质量相对较低,殷涧镇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包括鼓励散户抱团发展,引导产业向“量化”“质化”的方向发展。该镇通过土地流转,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6家,以“合作社+基地+农户”三合一生产经营模式运行,将散户联结在一起,通过集中规模化的“抱团”经营来优化产品品质和生产管理。为打开市场销路,大力推进电商进村,有力地推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蔬菜产业也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抓“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要技术服务到位。入冬以来温度骤降、寒潮频发,蔬菜生产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守护好“菜篮子”,稳定市场供应,该镇加强了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成立了冬春季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组,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指导农户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因时因地加强田间管理,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针对冬春季气候灾害易发的情况,指导农户落实棚室加固、补光增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各生产基地蔬菜长势良好。
产业富民,鼓足“钱袋子”。镇村党组织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以及特色种养资金入股的方式,与村民合伙发展种植养殖业,推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该镇加大科技兴农推进力度,组织科技特派员不定期上门指导,送去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资料,目前已开展实用性技术培训15场,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兴旺,才能村强民富。近年来,殷涧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带动、整村推进”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产业布局,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动卸店村菊花、白云村猕猴桃、宋集村花生、凤阳山村“凤阳藤茶”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卸店小院”精品民宿,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赵雪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