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泉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发挥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作用,围绕“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工作目标,全力维护受援人合法权益,为困难群众撑起法律援助“保护伞”。
以优化工作机制为“伞柄”,织密法治运行网。建立典型案例评选工作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评选活动,着力提升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编写数量和质量。完善庭审旁听工作机制,10名律师参与法律援助案件庭审旁听40次,通过客观评价承办律师庭审表现,强化质量监管力度。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印发《临泉县法律援助信息公开工作办法》,实行法律援助流程提前公开、案件办理情况实时公开、经费使用明细全部公开,让法律援助每项工作都在“阳光”下运行。
以严控案件质量为“伞骨”,撑牢专业保障网。联合周边县区法律援助中心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县域互评工作机制,通过县域交叉互评,有效避免了同县律师评估时的“人情分”现象,公平公正评定案件服务质量,推动法律援助案件服务质量与受援人满意度“双提升”。同时,采取“电话+实地”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已办结案件受援人进行全覆盖式回访,针对受援人反映的工作短板,建立整改清单,持续完善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今年以来,共回访受援人415人次,意见反馈2条,满意度达99.27%。
以提升服务效能为“伞面”,铺展民生守护网。从咨询接待到结案回访,全流程优化提速,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今年以来,解答法律咨询58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350件,为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近1000万元。为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搭建维权绿色通道,全面落实容缺受理机制,实行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以“信息核查+诚信承诺”方式免除经济困难证明826人次。将服务关口前移,变“坐堂问案”为“登门办案”,主动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预约办、上门办”服务19人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的温暖关怀。(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