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淼潜川,巍峨天柱,壮哉野寨风光。堂堂公墓起岗峦,先烈永流芳……立地顶天期救国,开来继往志坚强,吾校寿无疆。”日前,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旋律,野寨中学的校歌再一次响彻在校园中。英烈们的精神力量在一代代学子心间流淌,激励着他们携笔从戎、献身国防。
北依天柱,南临潜河。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因陵建校、以校护陵的中学,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自诞生之日起,便有着厚重的红色基因。1943年,为纪念985位176师的抗日阵亡将士,皖鄂两省十三县知名人士发起倡议,在天柱山麓野人寨募资修建陵墓,安放抗日将士的遗骸,弘扬他们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同时为保护陵园、培养将士遗孤及地方优秀青年,在此开办纪念学校,取“景仰忠烈”之意,始名“景忠中学”,后改为“野寨中学”。从此,一颗颗从军报国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忠烈祠、景忠园、抗日英烈纪念塔……学校里随处可见的红色建筑让爱国主义变得具象化。潜山市现有210处烈士纪念设施,位居皖西南各县前列。以悠久厚重的革命文化为根基,潜山市委、市政府注重挖掘红色资源,2022年将潜山市烈士陵园提质改造工程纳入政府重点工程,更为学生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一项项活动的开展,注重国防教育逐渐成为野寨中学的办学特色。每年清明节和国庆节,带领学生来到潜山市烈士陵园,通过参观“红源潜山”革命历史陈列展、潜山烈士事迹陈列馆,瞻仰纪念碑等方式缅怀先烈、告慰英灵;特别开办“国防科技育英班”,探索军事院校与高中学段贯通式衔接培养教育模式,更好储备、培育强军人才;推出“长城计划”,延伸打造野寨中学国防教育模式,即常年开设国防和军事读书角,组织军事社团,带学生进军营、进军校,过军事日,体验军营生活;连续开展“云端连线话国防”“同升一面国旗”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争做浩瀚星空最亮一颗星”国防讲座,教育培塑野中学子涵养忠诚报国的浩然之气……
近些年,潜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广泛征集烈士遗物,深挖革命史料,完善英烈名录,组织力量编写《潜山红色故事》《潜山烈士事迹汇编》《魂到天柱》等红色书籍,还先后出台《潜山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同时建立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机制,重奖立功受奖官兵。此外,潜山市双拥办在2023年发布了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目录清单,涵盖景区、酒店、超市、公交等多个领域的优待优惠,旨在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实惠,也进一步营造崇军尚武氛围,引领更多学子逐梦国防。
如今的野寨中学已经成为潜山一处独特的思政课堂,处处皆有红色教育的影子: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定为新生开学典礼日,呼吁学生们不忘历史,厚植家国情怀;高三学子在高考结束后第二天集体返校,参加十八岁成人礼暨毕业典礼,齐聚纪念塔广场告别先烈,完成“最后一课”;将国防教育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军校录取生排在高考录取榜的最前面。
近3年来,该校83名毕业生被军校录取。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长眠在此的985位抗战先烈英魂仍在激励着莘莘学子。野中学子报考军校的热情还在被不断激发,被军校录取的人数也将持续增加。(陈鹏 徐礼峰 叶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