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西泉镇坚持把党员教育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建强培训阵地、丰富学习内容、转化教育成果三方面持续发力,激发党员学习动力,转化学习教育成果,有效提升党员教育质效。
建强培训阵地,筑牢党员教育“桥头堡”。该镇严格落实乡镇党校“有组织、有场地、有师资、有计划、有制度、有经费”的“六有”标准要求,成立西泉镇委员会党校,完善标识标牌,配备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积极吸纳镇领导干部、业务骨干、致富能手及先进模范人物等加入师资库,丰富党校教学内容。
扎实推进党员教育“主阵地”建设,因地制宜挖掘红色资源打造“记忆课堂”,将红色教育作为激发党性、铸魂赋能的关键,利用大包干纪念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实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引导党员在“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教育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去红色教育基地现场研学6次,党校开展授课3次,培训200余人。
丰富学习内容,精耕党员教育“责任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需求的党员,该镇以“菜单式+点单式”教学模式为党员“量身定制”课程服务清单,开设基层治理、集体经济增收、种植养殖技术等专题培训,着力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邀请相关行业专家、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先进模范现场授课,让党员在实践操作中掌握实用技能,在互动交流中提升学习实效。
依托“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学习强国”等媒介,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党员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能从“掌上”接受学习教育,针对老龄党员、流动党员等特殊群体,通过“送学上门”、结对走访的形式送去满满“精神食粮”,确保每名党员学习“不缺课”、思想“不掉队”。今年以来共开展“点单式”培训6场次,农技指导培训10场,开展“送学上门”服务100余人次。
转化教育成果,扬起党员教育“远航帆”。该镇始终践行把为民服务办实事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落脚点”,围绕构建“党建赋能、强基固本、共建共治”的“党建+网格”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支委+党员(网格员)+群众”的红色网格体系,积极入户宣传党和政府的利民惠民政策,切实提高村民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使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组建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矛盾调解、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推动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解决在一线,将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民服务的实际举措,有效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真正让党徽在基层一线闪闪发亮。今年以来,组建志愿服务活动68场,服务群众500余人次,近100名党员在一线亮身份、显担当,共计为民办实事320余件。(张文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