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长市,一项名为“军誉贷”的金融创新项目正悄然改变着许多退役军人的生活轨迹。
2019年9月,天长市军地联合出台《天长市军誉贷实施办法》,开展以“军旅作载体,荣誉作保证”的军人专属信用贷款业务,直称“军誉贷”。该项目通过提供无抵押、低利率的贷款支持,帮助了一批又一批退役军人实现了他们的创业梦想。从最初的首笔20万元到2023年的12笔1000万元,再到2024年的6份1800万元……一份份推荐函不仅记录了数字的增长,更见证了无数个退役军人家庭和个人命运的转变。
大通镇的退役军人赵树松就是众多受益者之一。几年前,当他决定投身于个体经营——种植和销售鲜花苗木时,资金短缺成为了他面临的最大障碍。幸运的是,《天长市军誉贷实施办法》适时出台,为像赵树松这样有志于自主创业但又缺乏启动资金的退役军人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经过申请审核后,赵树松成功获得了首笔20万元的“军誉贷”。这笔款项对于初创阶段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使得赵树松能够顺利开展业务,并逐渐扩大规模。如今,他的花卉基地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另一位名叫王冬梅的退役军人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经营着一家已经开业两年多的快捷酒店,但由于近期需要进行大规模装修以提升服务质量,急需一笔不小的投入。了解到自己可能符合“军誉贷”申请条件后,王冬梅立即前往退役军人事务局咨询详情。工作人员耐心解答了她的疑问,并协助其完成了所有手续。仅仅两天之后,她就收到了200万人民币的贷款到账信息。“真的太感谢你们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王冬梅激动的声音,“这笔钱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利用这笔资金,王冬梅不仅顺利完成了酒店翻新工程,还增加了更多服务项目,吸引了大量顾客前来入住体验。
2024年8月,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安徽省康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面临着产品迭代和技术革新的压力。作为该公司创始人退役军人祁建兵深知,只有不断进步才能保持竞争力。然而,高昂的设备采购成本让这家军创企业一时之间陷入了困境。正当祁建兵为此苦恼不已之时,他想起了之前听说过的“军誉贷”。通过联系相关部门并提交相关材料,很快便得到了批准通知。最终,公司也获得了2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用于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改造,使得公司产业升级顺利得以完成。
为了让更多像赵树松、王冬梅以及祁建兵这样的优秀创业者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天长市政府与合作银行企业不断优化和完善“军誉贷”的操作流程。根据每位申请人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方案,比如考虑其在服役期间的表现、现有企业的运营状况等因素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待遇。此外,还特别注重简化审批程序,缩短放款周期,力求让每一分钱都能尽快发挥作用。截至2024年底,该市已有60多位退役军人及其军人家属从中受益,累计发放专项“军誉贷”总额达到4600万元。
通过这些真实而温暖的故事可以看出,“军誉贷”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上的援助手段,更是对广大退役军人辛勤付出的一种认可与回报。它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眼前的困难,更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就业创业美好未来的一扇大门。(卢杏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