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凤系马鞍山市花山区退休干部,“情系青少年,关爱下一代”这是熟知陈远凤的人对他的一致赞誉。2002年,陈远凤从马鞍山市原金家庄区(现属花山区)政协主席的岗位上退休。退休后,他全身心地扑在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几乎将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给了孩子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永不退休”。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马鞍山市优秀离退休党员干部、马鞍山市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等称号。2022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陈远凤家庭教育工作室”,被授予马鞍山市首批“五老”工作室。他的事迹被《中国火炬》《安徽日报》《马鞍山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勇于探索,创办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站
“听了老师的课,我明白了品学兼优的孩子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靠家长慢慢引导出来的!”不久前,在新风社区一场生动的家庭教育课,吸引了众多家长参与,获得了一致好评。而这次上课的地点——新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正是陈远凤一手创办的。
陈远凤经常说,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家庭、学校、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抓好家庭教育的问题时常萦绕在他的脑海。陈远凤坚持做好“家”的文章,他带领区关工委一班人马花费一个月时间走访了新风社区80余户学龄儿童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通过调查,陈远凤意识到唯有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才能改变孩子教育现状。2009年,在陈远凤直接推动下,全市首个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新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正式挂牌成立。
成立伊始,陈远凤按照家长类型,开设了“爸爸妈妈”班、“爷爷奶奶”班、“外公外婆”班,每年组织分类施教。每次开讲前,提前获悉消息的家长报名踊跃,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前来咨询的更是络绎不绝。陈远凤感到十分振奋,他说:“每个家庭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教育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加强儿童权益保护、帮助解决心理疏导……如今的新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又开启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情暖寒窗,点亮困难家庭希望之灯
2004年退休后,陈远凤便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这是惯性使然,更多的是出自一份使命感。原金家庄区属于马鞍山市的老城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弱,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一次偶然机会,他得知辖区内有不少困难儿童需要资助,久而久之,一个大胆的帮扶计划在他脑海里形成:“摸清全区所有困难家庭学生的境况,发动更多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募捐更多善款资助更多的孩子”。2008年,陈远凤组织发动了90名“五老”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摸清了全区10901户少年儿童的家庭情况,精准识别出500名困难孩子,并在全区干部大会上动情地作了介绍,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广大党员干部,引起了大家强烈共鸣。在他的感召下,全区100多名党员干部,结对“认领”了100多名困难孩子。
陈远凤深知,捐资助学,依靠个人力量远远不够,更要借助社会力量。为此,他又带领“五老”志愿者“四处化缘”,一趟一趟跑企业、商协会。一个多月下来,不少企业家被他的善举打动,30多家爱心企业一次性捐款70多万元,资助剩余的300多名贫困孩子。“我个人不求他们的任何回报,只希望他们回馈社会、报效祖国。”这是陈远凤朴素的心愿。从2008年至今,这场捐资助学活动已经培养出了50多名大学生,他们有的读了博士、硕士,有的已经毕业参加工作。
“我想趁我现在还能跑得动,争取多联系些爱心企业,虽然我年纪大了,可很多孩子还很小。”陈远凤说,自己放心不下孩子,天生就是爱操心的命。
立德树人,做青少年成长的领路人
不再担任关工委主任后,陈远凤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到家庭教育工作上,他决定通过宣讲的方式让更多的家庭和孩子获益。在陈远凤的策划和运筹下,2013年,花山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正式成立,他亲自担任团长。为了解决没有教材的问题,陈远凤根据自己20年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经验,策划主编了《社区家庭教育100问》《家长必读》等,印制9000余册免费赠送给学生家长;精选花山区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撰写的20篇家庭教育论文,编印成《花山区家庭教育文选》,无偿赠送给全区基层关工委和 “五老”志愿者。
20年间,陈远凤撰写各类家庭教育教案和文稿50余篇、20余万字。每年多次深入街道、社区进行家教调研,讲授家庭教育课程达20余场次、受教育的家长达4万余人次。陈远凤说:“只要我还能讲得动,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我宣讲了,我也会继续讲下去。只要我身体允许,哪怕还有一丁点能力,我也会发最大的热去温暖身边需要帮助的孩子。”在陈远凤的推动下, 2017年12月,花山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同时成立,再次开启了花山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新篇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陈远凤始终用这句话勉励着自己,用余热关爱着下一代。(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