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树上的菜”——百花菜
走进庐江县汤池镇百花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而让这片土地声名远扬的,是一种长在树上的奇特美味——百花菜。“长在树上的菜”正将百花村带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
百花菜,学名“省沽油”,又名“珍珠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非生长于田间地头,而是“长在树上的菜”。每年3月,嫩梢、新叶和花蕾从树枝上采摘下来,经过开水烫泡、轻揉后,装袋放入山涧溪水中浸泡5-7小时,再晒干或烘干。这样一道天然纯手工制作的“百花菜”便诞生了。它可以凉拌、红烧、炒制或入汤,味道鲜美、醇香扑鼻,是宴席上的佳肴,更是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央视七套《美丽乡村行》栏目曾专门为百花菜做过报道,让其一举成为汤池地区的美食名片。
央视七套《美丽乡村行》栏目拍摄现场
为了让百花菜走出山村、走向市场,汤池镇近年来大力推动百花菜产业化发展。通过引进项目资金400万元,扩种百花菜110亩,并建设了500平方米的加工、储存和展示厂房。如今,百花菜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4.1万元,成为百花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百花菜种植基地
百花菜产业基地
不仅如此,上海沁居集团旗下安徽乡饺饺食品有限公司落户百花村沙塘村民组。这一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总投资超300万元,年产水饺7.3万斤。而这些水饺的“核心武器”,正是百花菜。
安徽乡饺饺食品有限公司
百花饺将百花菜与当地散养土猪肉完美结合,秉承“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的理念,采用纯手工擀皮、包制工艺,做到皮薄馅多、汁水饱满。百花饺不仅是对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更是对乡愁味道的守护。蔬菜和猪肉均由百花村农户提供,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的新鲜天然,更直接带动了农户增收。每年,百花饺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同时为20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百花村民手工包制百花饺
百花菜不仅是百花村的味觉名片,更是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它从一片树叶到一道佳肴,从一颗水饺到带动农户致富的产业链,凝聚了百花村人对家乡的深情与匠心。(严焯航)
百花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