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地市:
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老兵融>天长市
天长市:创新服务保障模式 激活退役军人新动能
来源:史九永 2025-01-13 15:04:40 责编:李伟 许梦源 纵强

采撷一缕静美时光,定格一帧尊崇瞬间。回首2024年,每一名退役军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这一年,天长市“五优”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这一年,天长市“映山红”入选全国千支退役军人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

这一年,天长市涌现出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个人等一批先进典型。

过去的一年,天长市聚力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扎实推进“五优”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有效激活退役军人“军”的基因,引领广大退役军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用活红色资源“传家宝”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退役军人工作的生命线。

开展思政之旅。选定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等6个红色地标,挂牌成立全省批退役军人思政教育基地。组织退役军人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地接受红色教育,在学思践悟中淬炼思想、滋润初心

开设思政讲堂。邀请“最美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先进典型,每月录制1期思政大讲堂,每期5分钟,同步在网络刊播。举办退役军人思政课交流展示活动,打造18个精品思政课教案。《我的父亲李鸿武》网友点赞评论超10万人次。

开辟思政站室。挂牌成立全省首家退役军人思政教育指导员工作室,聘任30名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丰富宣讲实践经验退役军人担任思政指导员。选拔“兵辅导员”“兵教官”,开展“开学第一课”等活动近百场次,受教育中小学生6万余人次。

建强为军服务“主阵地”

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是服务退役军人的“前沿”,不断推动退役军人服务站由全覆盖向实体化运行、向突出功能作用发挥转变。

升级服务站点。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在天长最早成立党支部的光华村,著名军旅音乐家何仿的家乡石梁镇等地,首批建设26个村级,4个镇级“五优”服务站,同步提档升级天康集团、锌铂铝业等5家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

推进融合共建。在冶山镇等地打造综合退役军人服务超市,建设退役军人、双拥、武装、国动办等一体化服务阵地,实现入伍、服役、退役和优待全周期服务。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为退役返乡士兵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优质服务。

提升素质能力。举办全市“争做‘三化’业务能手,争当‘五优’服务标兵”业务技能大比武活动。开展全市“五优”服务站交流展示活动,遴选18个精品项目。1人荣获全省练兵比武总决赛个人二等奖。

当好帮扶援助“贴心人”

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困难退役军人提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帮扶援助。

志愿服务有品牌。建成具备教学、孵化、展示和服务功能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培育“老兵跑腿”等志愿服务项目近20个。1人获评十四届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

扶贫帮困接地气。建立“110”模式服务工作机制,开通老兵服务热线电话7778181,通过“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模式,为145名失能退役军人和军烈属上门开展健康体检、送餐和家政服务。

民生工程暖兵心。解决621名困难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生活难、治病难和住房难。建立和完善“参保+补助+优待”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为1491名重点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费用近90万元。

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力人才资源,鼓励、支持更多退役军人回到农村,在乡村振兴舞台上绽放光彩。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推进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老兵工作室建设,在信访矛盾相对集中的村(社区)聘任退役军人信访矛盾调解专管员,实现信访矛盾“联调、联解、联帮”。 

当好为民服务勤务员。近800名村(社区)退役军人工作人员编入到全市1231个网格中,常态化开展召开一次红色宣讲、结认一门困难亲戚、解决一些难事烦事等“八个一”服务活动,累计提供服务5862人次。

当好群众致富先锋员。组织开展“兵能人”助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互学互促活动,打造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点19个,通过“芡实+”“茶业+”“百合+”等区域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涌现出梅良琪、陈云、薛怀林等一批优秀“兵支书”典型。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2025年,天长市将持续把退役军人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办成顺心事、暖心事和放心事,让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获得感成色更多更足。(史九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