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服务效能提升,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推动党建引领乡村善治提质增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产业发展,力促增产增收。“这几年,我们村尝试‘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模式,陆续流转3000多亩土地,开展大棚草莓、西瓜、甜叶菊种植,实现了村民、村集体经济双受益。”大新村党支部书记蒋家训说。
黄湾乡坚持党建引领、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充分发挥沿淮多临水、多沙质土地的优势,结合土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发展土地流转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相结合,依托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和村集体自筹资金,通过村党组织牵头、合作社承办、农户入股,设立小额信贷合作点,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突出抓好光伏发电、蔬菜瓜果种植、豆制品加工、芡实种植等产业,推行“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不断培育高质量产业,实现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
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黄湾乡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建立“党建+信用”运用机制,将移风易俗、防诈反邪、人居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内容纳入积分管理,拓展信用评级结果应用领域,确定“信用礼遇”福利清单并试行政策。坚持以信用体系为依托,打造提升信用超市,优化商品结构,制定积分兑换细则,健全“信用+积分+兑换”机制,将信用价值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此外,把信用评分评级结果作为“最美庭院”“好媳妇”等评选表彰的重要参考依据,鼓励信用户带头参与村级事务和基层治理。2024年,全乡评议农户4831户,A级信用户2308户、2A级881户、3A级181户。
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基层治理。黄湾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保障重难点问题。乡党建工作办公室积极对接乡直站所、学校、村(社区)等多方资源,整合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成果共享”的联动机制,开展便民服务、技术培训、文明实践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党群议事会”“板凳会”等协商议事平台,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依托入户走访、常态化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常态化协商议事、互动交流,鼓励引导群众迈出“小家”、走进“大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2024年,共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化解矛盾纠纷243件,精准化的贴心服务,让群众幸福感更足。(葛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