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要闻
聚焦安徽省两会|四位厅局长亮相“直通两会”话发展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许雅婷 顾亦飞 2025-01-23 11:43:07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张文洲

1月21日下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后,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赵明、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厅长汪谦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曹哨兵,共同参加了“直通两会”厅局长专场活动,接受了媒体采访并回应社会关切。

省企业研发投入首破千亿

“祖冲之三号”“天元”量子模拟器等重大成果接连涌现、“天都”双星实现绕月编队飞行、两项科研成果入选2024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2024年安徽省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

成绩背后离不开创新驱动。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赵明表示,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264.7亿元、居全国第10位,企业研发投入首破千亿,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目前,安徽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23个、科技型中小企业3.5万个、独角兽企业16个,全省人工智能产业汇聚关联企业1.2万个。“2024年前11月,全省科技服务业营收总额达627.7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跃升至全国第4位。科技创新专项担保金额升至全国第1位。”赵明说。

为了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安徽打造了“三项改革”全国样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覆盖全省106个单位,成为全国样板;科技零基预算改革有效放大省级财政资金效益,集中力量支持全省科技攻关,获国务院督查表扬;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等两项改革举措入选全国科创金融改革案例。

“我们将锚定‘科学技术打头阵’‘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走在前列’目标,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赵明说。

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

今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 年,我省商务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消费品以旧换新扎实推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均升至全国第9位。“新的一年,我们将突出抓好扩大开放、提振消费两个方面工作。”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说。

“我们把提振消费作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实施商品消费升级、服务消费提质、新型消费培育、消费场景创新四个工程。”孙东海说,具体到工作中,一方面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优化资金审核兑现流程,减轻商户垫付补贴资金的压力;深入实施2025年“徽动消费”系列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支持各市发放消费券,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真金白银的实惠。

另一方面,谋划储备和建设一批重点商贸项目,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推广“人工智能 +消费”,引入和培育一批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消费新地标。

安徽的对外开放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孙东海表示,要全力稳外贸稳外资,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推动优势产业“抱团出海”,设立一批境外商务服务网点;优化提升开放平台,深入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深化国家级经开区改革。

做好“保护”“保障”两篇文章

如何更好地处理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助力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面对记者提问,省自然资源厅厅长汪谦慎进行了回答。

“去年,安徽省作为全国首家以省域为单位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安徽经验’。”汪谦慎说,“竞争性出让矿产资源量10亿多吨、收益86.66亿元,‘以用定治’市场化生态修复模式在全国推广。”

汪谦慎表示,新的一年,将全力做好“保护”“保障”两篇文章,助力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一方面,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布局更优化。同时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在用地保障上,将对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及优势地区、优势产业用地“应保尽保”“应保快保”;全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加大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力度,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

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百姓福祉。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曹哨兵表示,2024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5.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82.2%;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0.2%;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653个。“大家能明显感觉到,现在雾霾少了、蓝天白云多了,巢湖周边基本闻不到蓝藻的异味了。”曹哨兵说。

曹哨兵表示,2025年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在生态环境方面,今年提出3个目标:力争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0%以上;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曹哨兵表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要坚决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针对突出问题,坚决防止治理后再污染,持续加大整治力度。

“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加快美丽安徽建设;同时把长三角共同的事情办好,在携手共建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曹哨兵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