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女儿,是你们的骄傲,也是淮北人民的骄傲。”2月10日上午,由淮北市、相山区军地人员组成的送喜报小分队,来到陆军第73集团军某旅现役军人李曼家中,为其送去二等功喜报和牌匾,淮北军分区负责人对李曼的父母表示了祝贺和感谢。
李曼在2005年特招入伍,曾参加两届全军文艺汇演、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作为优秀士兵保送提干,荣立三等功3次,获得三级表彰1次。用真心、动真情、献真爱,用温暖凝聚兵心,是李曼的带兵心得;兵演兵、兵唱兵、兵说兵,是她在军旅文艺道路上坚持的准则。
近年来,李曼多次参加“奋进陆军”强军文化作品评比,并获得6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曾被陆军表彰为“最美带兵人”。2024年,作为“战斗剧社”负责人,她政治信仰坚定,战斗作风过硬,工作表现突出,善于带兵育人,坚持用真心凝聚兵心,带队为基层一线巡演70余场,官兵深受鼓舞。她创新线上育人,打造系列特色微课,有效传播强军正能量,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你在部队主要做什么工作?”“你在部队遇到过困难吗?”“部队吃得好不好?”在活动中,来自李曼母校的淮北市黎苑小学少先队员们在聆听了李曼讲述的个人成长和军旅奋斗故事,以及其家中两代长辈曾荣立二等战功的英勇事迹后,对部队充满了好奇,纷纷提出心中的疑问。李曼逐个进行回答,并鼓励母校的学生们好好学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长大后为富国强军建设贡献力量。
“李曼阿姨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优秀学生,聆听了她的成长故事和在部队献身国防的优秀事迹,让我很振奋。”淮北市黎苑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孙笑谈到自己的感受时异常激动,他代表全校少先队员表态说:“新学期即将开启,我们要好好学习,立志长大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希望我们长大后也能成为一名优秀军人,为祖国的钢铁长城添砖加瓦!”
“这是我制作的元宵节灯笼,这面画的是边防战士在边防保卫祖国,这面是我国的运载火箭。”“这个是我制作的坦克模型。”……送喜报活动正遇上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黎苑小学的学生们亲手制作了元宵节和军事主题手工作品,活动现场学生们逐个进行了介绍,并向军人军属送上节日祝福,让军人军属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元宵节别样的喜庆团圆。
“我们‘战斗剧社’是贺龙元帅命名的一支文艺队伍,‘曼姐一课’主要负责心理服务。”“到部队后,打败你的可能就是‘平淡’,每天打扫卫生、磨被子、站哨等,可能会让你感觉枯燥、平淡,多读历史书、不忘军魂初心会帮助你度过这个时期。”李曼仔细对相山区“双合格”应征青年们介绍着自己的工作特点。
送一份喜报,点燃一座城市;挂一块牌匾,激发一波从军热潮。即将步入军营的应征青年纷纷表示,亲眼目睹立功军人家庭的高光时刻,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入伍决心,对军营充满了向往,到部队后会把自己的理想融入到部队建设,努力学习军事知识,刻苦训练,勇于战胜困难,早日成长为新时代合格军人。
“1979年我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1998年我参加了九江大堤抗洪抢险。”国家一级书法师、淮北市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参加过边境作战的陈培明老人向李曼和应征青年们介绍了自己在部队的作战和抢险救灾经历,并将其为立功军人世家专门撰写的“一人立功 全家光荣”“铿锵玫瑰 建功军营”等拥军书法作品赠送给李曼及其家人;将“保家卫国护中华”“金戈铁马壮神州”等立志军营的书法作品现场向应征青年宣读展示,激励青年踊跃报名参军,立志建功军营。
“父辈的耳濡目染让我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后来我爱人家庭的红色传承更加激励了我建功军营!”李曼自豪地介绍,她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一有时间就喜欢带着年少的她到淮海战役烈士陵园、英模画像长廊等红色场馆参观学习。
“我将继续努力奋斗,赓续红色基因血脉,发挥强军文化励战击气的作用,传播强军正能量。也希望家乡的优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为祖国的强军事业贡献力量,为我们的家乡增光添彩!”李曼说。
“让功臣模范成为全市军民眼中最亮的星就是最好的征兵宣传!”淮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介绍,他们将更加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为现役军人送立功喜报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让“拥军门店”遍地开花,大学生报名参军比例逐年提升,兵员质量逐年提高。(张景波 李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