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三山经济开发区龙湖街道潘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特别是针对殡葬领域陈规陋习,通过建强“一支队伍”、用好“一个阵地”、弘扬“一个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党员带头,抓好群体推动,建强“一支队伍”。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必须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潘村党总支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招募党员志愿者加入其中,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法规,同时将移风易俗纳入党员积分制管理,引导党员干部积极作为、带头践行、率先垂范,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让广大党员干部成为推进移风易俗的领头员,带头学习移风易俗相关知识,并且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重点针对薄养厚葬风进行宣传和劝导。新年春节前后,共有4个党员户带头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酒席一律不办”的新风尚。
党建引领,抓好主体参与,用好“一个阵地”。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要始终聚焦群众文化需求,充分运用好老百姓身边的宣传场所。潘村党总支持续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推动党群服务中心和农村文化礼堂共建共用共享,发挥党员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场所的作用,建立基层文化综合体,为农民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老百姓的人情负担,让“礼”回归本身的意义。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的宣传和带领下,村里红白喜事不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而是由红白理事会牵头,利用潘村文化礼堂,每年承办喜事约6件,户均节约开支约1万元,村民更放心、省心、舒心,
建章立制,抓好长效机制,弘扬“一个风尚”。陈规陋习的改变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潘村坚持“德治为先,制度保障”的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移风易俗新载体、新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文明新风正气。利用村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平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曝光陈规陋习反面案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同时将和美家庭好的家风家训,在家门口、在村道外亮出来,倡导好乡风、好民风、好家风。潘村进一步建立健全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号召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奖惩措施,强化制度约束。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10场,超200人次参与,宣传带动300余人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
通过党建引领移风易俗,潘村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下一步,潘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不断巩固拓展工作成果,为建设文明和谐美丽乡村贡献力量。(肖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