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人民政府荣获全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
来源: 2025-02-26 10:47:25 责编: 余红霞

近日,《安徽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表彰全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印发,决定授予200个集体“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称号;授予600名同志“安徽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称号,铜陵市郊区大通镇人民政府荣获全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QQ20250224-154612

2024年防汛期间,铜陵市大通镇全体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书写防患未然、守土尽责、众志成城的“风雨”答卷。

早谋划,强部署,下好防汛“先手棋”。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提前做好各项防汛准备。结合实际镇情,大通镇及时调整2024年度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和防汛责任段,设1个镇级指挥部、2个片区指挥所、7个责任段,明确各片区、堤防、水库包保责任人。研究制定《大通镇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预案》《大通镇2024年江心洲防汛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指挥所和工作组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等方面工作职责,从严从紧抓好应急抢险、船舶调度、转移安置、治安维护、卫生防疫、后勤保障等各项防汛工作。扎实做好编织袋、木材、导渗材料、土工布等防汛应急物资储备,并安排专人定期清点物资并及时补充短缺物资,合理调配防汛物资,优先保障重点堤段和险工险段的物资需求。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机制,规范值班人员值班要求,做好信息、汛情上传下达。

查隐患,除险情,打好抢险“攻坚仗”。大通镇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不断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党政领导第一时间到各片区指导防汛工作,要求各责任段包保领导到岗到位,全面开展防汛抗洪工作。相关单位开展防汛和地质灾害点检查,紧盯老旧房屋、建设工地、地质灾害点、堤坝等重点部位地毯式排查,不留死角和盲区。全面清除堤坝两侧、排水渠障碍物,确保行洪畅通。在和悦洲9.5公里堤坝上架设500多盏照明设备,保证夜间巡逻及时发现险情、处置险情;组建巡查队伍共210人对各片区开展巡查工作,加大守险工作力度,对重点部位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的巡堤查险,第一时间上报异常情况,确保抢险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置。片区防汛指挥所每2小时定期对巡堤查险工作进行督查,镇督察组不定期进行巡查和夜查,全面做好抢险工作。

重转移,抓安置,做到服务“心贴心”。前期大力开展住户的全面摸排及转移宣传工作,根据实际镇情,制定《大通镇2024年汛期人员转移安置预案》,成立转移安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转移安置的启动条件、转移信号、路线及安置点。在未达设防水位之前,就由镇、村工作人员提前上门发放转移人员出入证,建立包保联系网络,安排专人进行登记,对需要集中安置人员交接到转移安置组,再转乘准备好的车辆集中送到安置点,每日统计2次转移人员数据报镇防汛指挥部掌握,确保有序高效完成汛期人员转移工作。同步设立金华小学和大通养老院作为集中安置点,安置点内有镇村工作人员固定留守,物资充足,并配有专业的医务室与医护人员,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疗、有卫生防疫,做到“心贴心、零距离”服务,收获转移群众一致好评。同时,考虑到转移居民有自家圈养家禽未能带离等特殊情况,镇村工作人员做到“点单式”帮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日间闲暇时间帮助其回家喂养家禽或完成其他一些群众牵挂的“小事”,以解决其转移的后顾之忧。

汛情见真情,奋战显担当。大通镇将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筑牢防汛安全屏障,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线、财产线和幸福线。(王思娟 宋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