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高庙镇
高庙镇:党建引领“小积分”, 激活基层治理“大活力”
来源:张芸 2025-02-26 14:49:55 责编:方欢 胡明兵 喻寒松

近年来,太和县高庙镇坚持党建引领,直面难点痛点,紧扣“组织发动、党员带动、积分撬动、群众主动”工作主线,全力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全覆盖,推动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力争以“小积分”兑出“大活力”,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构建起村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坚持多点发力,确保评分标准“民议”,积分理念“民知”。高庙镇党委牢牢牵住党建引领“牛鼻子”,整合镇域各级资源,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宣传,推动积分制管理全覆盖。优机制,画好“总蓝图”。第一时间建立高庙镇积分制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牵头召开村书记专题座谈会,出台镇级方案和积分制管理细则等文件,把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消防安全、美丽庭院、文明创建、移风易俗等方面作为推广应用积分制的重点领域,做到推行开展方向明、目标清、节奏准,自上而下统筹实施积分制,为积分制治理把关定向。聚网格,发出“集结令”。依托“镇、村、组”三级网格体系,6个村均组建以“村党组织+村委会+队组网格员+党员骨干+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村级积分制管理小组,围绕“积分项目有哪些”“积分标准如何定”等问题充分商议,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和干部率先带头参与积分制治理。截至目前,高庙镇村域内党员户参与积分制占比逾70%。

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治理成果“民享”,和美乡村“民治”。高庙镇党委充分发挥“小积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积分制推广统筹推进解决乡村治理中的“疑难杂症”,多方合力拧成一股绳,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焕发共治共享乡村新风貌。紧扣重点,规则设计更适宜。以优化村域整体村容风貌为目标,推动积分制与环境卫生整治齐发力,从源头激发村民参与积分制管理的内生动力。重点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等农村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创新和改进积分制管理细则,积分由基础分、奖励积分和处罚积分等部分组成。如高庙村推出出行不戴头盔扣积分等措施,有效治理了村内60岁以上老人电瓶车乱象,村域管理更加有序。动态调整,内容事项更具体。积极发挥乡村积分制推动在解决村域安全治理难度大等问题中的作用,结合基层治理,对积分事项进行动态调整,指导各村将矛盾纠纷化解、抵制高价彩礼、移风易俗等事项纳入积分制细则中,扩大乡村治理的响应面,提升村民对基层治理的响应度。

坚持多元激励,确保积分结果“民用”,积分兑换“民需”。各村党组织依托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等平台,充分倾听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意愿,形成了“一村一策”的“精神+实物”的双重兑换模式,推动乡村积分制与村民自治充分结合,打造高庙镇特色积分兑换体系,做到积分制与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深度融合,镇级开发礼遇场景5处,涉及超市购物、出行加油、医疗就诊等方面,各村自行拓宽礼遇场景8处,建设积分超市6个。因地制宜,巧用物质激励。为最大限度推动群众参与热情,坚持以群众所需为核心选取最适宜的生活用品兑换,鼓励群众因需兑换,兑换奖品包括洗衣液、洗手液、面纸巾、垃圾袋、调味品等,群众兑换参与率逐步提升。拓展思路,活用精神激励。 积分与“红黑榜”挂钩,每季度设置正积分前10名“红榜”,负积分前10名“黑榜”。将积分将作为村庄开展“清洁户”“文明户”“美丽庭院”等各类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对申请入党村民落实党员发展随访制度,在乡村治理过程中积极参与、成效显著的,优先推荐入党;对消极应付、效果不佳甚至不达标的,酌情延期或不予发展;对高积分户在项目建设、村级公益性岗位等方面优先安排,有效提升群众参与率。(张芸)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