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紫蓬镇
紫蓬镇:校地合作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
来源:许俊 2025-02-28 09:42:39 责编:李伟 王力

近日,肥西县紫蓬镇长刘社区千寻印象干部实训基地内热潮涌动,团县委、紫蓬镇人民政府联合徽商职业学院、合肥科技职业学院、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及安徽外国语学院四所高等院校,成功举办了一场以“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校地对接”为主题的“星火思享汇”座谈会,深入探讨乡村振兴与青年创新力量的深度融合路径,推动校地合作迈向新台阶,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青春活力与创新动能。

平台共建:校地共育生态圈

以千寻印象干部实训基地为轴心,紫蓬镇聚力打造校地协同的“实践课堂”。积极整合高校智力资源与长刘社区乡村实践场景,精心谋划推动基层党校教学点、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及志愿服务站点的“三位一体”建设;长刘社区同步释放资源红利,将闲置农房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萌宠乐园等实体项目纳入共建清单,为高校师生提供研学创作、创业孵化的“田间实验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团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不仅打通了高校服务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更让青年人才在基层一线“墩苗”成长。

创意涌动:学科优势嫁接乡土需求

四所高校依托专业特色,竞相提出“一校一策”赋能方案,精准对接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文达学院聚焦“微改造·精提升”,提出墙绘艺术、青年市集、志愿服务引流在内的一系列轻量化方案;徽商职业学院锚定“品牌强农”战略,谋划直播电商助销农产品、举办乡村振兴主题赛事等创新场景;合肥科技职业学院联动“第二课堂”学分机制,提出手账集市、棋类竞赛、“村BA”等青春化活动;安徽外国语学院则推出“一院一主题”活动日,推动小语种进社区、学生个人IP孵化、毕业设计项目扎根乡村。高校代表们的鲜活思路,为紫蓬镇的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机制护航:构建人才反哺“生态闭环”

为促成高校“金点子”转化为振兴“金果子”,紫蓬镇与四所高校现场达成初步协议,明确三大抓手:设立“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课题研究、创业孵化和文化IP打造等工作;建立“需求-资源”对接清单,将无人机应用、艺术设计、品牌设计等12项高校创意纳入长刘社区乃至整个紫蓬镇的品牌提升计划中;联合团县委,充分发挥“青创力”作用,导入青年智力资源。紫蓬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依托千寻印象基地,打造长刘青年创客社区,推动校地合作从“活动式互动”向“生态化共建”转变,让人才活水持续润泽乡村振兴热土。(许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