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法庭大作用 绘就基层治理好“枫”景
来源:周里 2025-03-06 12:17:09 责编:费伟

编者按:人民法庭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这里每天都要处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小事”,就是这一件件“小事”构成一幅幅生动的法治画卷。为充分展现全市法院人民法庭风采,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宿说枫桥·人民法庭巡礼”专栏,邀您共同检阅人民法庭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成效。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耳熟能详的白居易千古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所描绘的景象就发生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而埇桥区人民法院符离人民法庭就坐落于这个千年古镇。近年来,该法庭立足本地特色,走好群众路线,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构建联调联动机制 促进纠纷多元化解

1.jpg

2025年1月22日,符离法庭依托平安“符”联动联调机制,与派出所+司法所+平安办共同化解一起校园内发生的生命权、健康权纠纷。

2.jpg

2024年11月27日,符离法庭法官在火灾现场悉心勘察,耐心调解,促使案件当场化解。

自2024年3月埇桥区法院开展专业化审判以来,符离法庭负责全区的追偿权纠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案件以及符离镇、顺河镇、汴河街道、市高新区辖区内的婚姻家庭纠纷、土地纠纷、物权纠纷、相邻权纠纷的民事审理、执行工作。2024年,符离法庭共受理民事审理及执行案件2371件,收结案件数连续多年位居全院基层法庭之首。

符离法庭始终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大力推进多元化矛盾纠纷处理机制,积极探索“法庭+”协调联动模式,推动纠纷处理模式从事后裁判向源头治理转变,变被动审理为主动治理。在辖区镇村设立“宿州市埇桥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指导站”,积极参加辖区党委组织的矛盾化解工作,构建常态化镇村联调机制,推动关口前移,使人民法庭成为解纷“前哨”。在审理一起赡养费纠纷中,符离法庭运用上门调解及村镇联调机制,主动邀请妇联、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参与,凝聚职能部门合力,各自发挥优势,致力于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符离法庭积极创新工作方法,2024年下半年牵头与符离镇派出所、司法所、平安办共建平安“符”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力争将矛盾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对相邻关系纠纷、“三农”纠纷等案件,符离法庭遵循“三到位”原则,坚持到镇、到村、到现场,通过实地走访、带案下访,了解案情,充分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方法,联动当地党委及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参与案件调解、助推矛盾化解,通过运用“三到位”原则成功调处矛盾纠纷数十起。在一起楼上楼下邻居因为砸飘窗引发纠纷的案件,承办法官勘查现场后,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邀请辖区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及属地行管会分管工作人员、案涉小区物业公司联动调解,以“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为切入点,明法析理,最终案件取得了定分止争的良好效果。

“3+3”工作方法 倾情打造“符”护苗长工作品牌

4.jpg

当事人为法庭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高效化解抚养权纠纷点赞,赠送锦旗与花束以表谢意

5.jpg

符离法庭法官走进符离中学开展普法宣传

符离法庭在办案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家事案件,注重深化柔性司法理念,实行“三专”+“三优”工作方法,专人审理、专人跟踪、专人执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尤其注重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和保护救助,倾情打造“符”护苗长工作品牌。在案件审理中发出埇桥区人民法院首份《未成年人保护提示单》,全市法院首份《探望权履行承诺书》,督促父母双方做合格家长,护苗成长。为做好涉未家事案件调处的“后半篇文章”,符离法庭积极改进工作做法,自2024年10月份起分门别类建立涉未案件台账,实行一案一跟踪,并定期通过电话或微信等多方式进行案件回访,以“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符离法庭办理涉及未成年人姜某某的两起案件,一起系其父母离婚案件,一起系其爷爷向其母亲索要抚养费案件,双方家庭矛盾激化,符离法庭多次调解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判决生效后,符离法庭联系姜某某母亲,向其释法明理,告知其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系其法律责任,并从母爱、从人情、从法理多次沟通,又多次联系姜某某的爷爷,询问孩子状态及办理低保等情况,法官自备礼物去其家中两次慰问姜某某以体现司法关怀。最终经过法庭的多番努力,两个案件共计16年的抚养费姜某某母亲均主动履行完毕,不仅解开了当事人的“法结”,更打开当事人的“心结”。

坚持立审执一体 吹响执行前哨

7.jpg

2025年1月23日,13名农民工在领取十万余元工程欠薪后向符离法庭法官送来锦旗。

在审判阶段,符离法庭即充分考虑后续执行问题,延伸审判职能触角,贯彻 “调解+督促履行”“判决+督促履行”理念,整体发力吹响执行前哨,推动矛盾纠纷“末端执”向“源头治”转变,积极推动判后回访、调后跟进、督促履行,促成判后主动履行,切实提高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实效,搭建当事人胜诉权益兑现的“直通车”。

自2024年以来,符离法庭积极优化工作方法,在立案时全面推行财产保全告知制度,向当事人释明财产保全相关的事实及法律知识,提醒当事人积极行使财产保全诉讼权利,充分发挥财产保全“以保促调、以保促执”优势,力争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增量,快速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在审理一批劳务合同纠纷中,办案人员指引原告进行财产保全,后足额保全了被告银行存款。经承办人释法沟通后成功调解,被告主动向6名农民工履行了案涉款项,及时兑现了当事人权益。

对于进入执行程序的执行案件,符离法庭精准查人找物,联动其他职能部门,加速胜诉权益变现。在一起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中,符离法庭联系辖区派出所、劳动监察部门,联合执行共同追薪,为来自江西、四川等地的10名务工人员集中追薪40余万元。

因工作成绩突出,符离法庭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人民法庭”“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全省法院调解工作先进集体”,一名干警荣获“安徽省法院矛盾纠纷化解能手”荣誉称号。下一步,符离法庭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加强与辖区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让人民法庭真正成为定分止争、兑现权益的前沿阵地,全力向“枫桥式人民法庭”迈进。(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