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总铺镇
总铺镇“四抓四实”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势能
来源:陈凯强 2025-03-06 15:44:31 责编:李伟 许梦源 张文洲

近年来,凤阳县总铺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紧盯矛盾纠纷防范排查,多元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力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主动战”,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抓实“防范”环节,确保预警掌控到位。紧盯省市县交办的涉政情报信息、影响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线索和动向,做到第一时间预警、研判、处置。加强重点部位安全防范,盯紧看牢街道宗教场所、重点企业,加大巡逻频次,健全完善预案,严防敌对势力开展渗透、滋扰、破坏活动。同时紧盯各类舆论热点,特别是对一些负面舆情和不实信息,要迅速封堵删除、落地查人、依法处理,坚决防止“旧闻新炒”“陈事重提”,避免引发现实危害。

抓实“排查”环节,确保摸排走访到位。各村(社区)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采取纵横交错的拉网式排查方法,全面覆盖所辖区域,深入到村组和住户,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重点围绕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等重点人群和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债权债务、农民工欠薪等痛点矛盾纠纷,及时摸排出苗头性、预警性隐患和问题,逐一登记造册,做到账中有数、心中有底。同时充分利用群防群治加强治安联防,组织“红马甲”巡逻队、“网格员”发挥优势,常巡联控、看家护院、邻里守望,引导群众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抓实“化解”环节,确保矛盾调处到位。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边排查、边化解、边结案,按照“五包”要求,建立工作台账,落实专门领导,实行重点包案、限期化解,确保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严防重点人员失管漏管、酿成事端,坚决防止“人不知、鬼不觉”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持续夯实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真正做到共同发力、多元化解,坚决防止矛盾扩大升级。积极践行“弹性执法”“柔性执法”理念,因时因势优化执法方式,通过温和沟通、普法教育的方式,将法律条款的硬性要求与人情关怀融为一体,以提醒教育的方式引导违法人员自觉主动纠偏改过,更好促进法理情统一,让正义、安全、公平等价值观念可亲可感。

抓实“回访”环节,确保深层清零到位。坚持及时回访、跟踪问效,把开展矛盾纠纷回访活动作为回应群众关切期待和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的重要抓手,矛盾纠纷跟踪回访问效机制,坚持做到“一纠纷一回访”,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按照“谁办理、谁负责”的原则,对已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汇总,定期进行回访,详细跟踪、切实掌握化解成效及状况,了解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动态,认真听取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及意见建议,倾听意见建议,密切关注矛盾纠纷化解后事态发展演变情况,及时宣传教育引导,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死灰复燃”。对出现的新矛盾、新纠纷,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切实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下一步,总铺镇将不断探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积极维护社会治安,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陈凯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