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巾帼风采|致敬“她”力量 绽放“她”光彩
来源:巢宣 2025-03-12 14:03:32 责编:方欢 胡明兵 喻寒松
致敬可爱的她

时代的每一次前行

都凝聚着不凡的女性力量

温柔坚韧的她

智慧勇敢的她

勤劳自信的她

……

她们以初心和梦想为笔

在时代的画布上挥洒出万千色彩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勾勒出动人画卷

巾帼风采(一)孔小燕:十四载坚守  用信念与热爱书写巾帼担当

在安巢经开区半汤街道力寺村,有这样一个身影经常穿梭于村路之间,帮助村民们解决大大小小的“忧心事”,将关爱与温暖传递给每一位需要的村民。她就是力寺村村委会副主任、妇联主席孔小燕,这位在村里长大又回到村里工作的力寺村“亲闺女”,用自己十四载坚守践行着为妇女儿童服务的初心,成为了村里妇女儿童最贴心的“娘家人”。

心系群众,姐妹们的“贴心人”。自担任力寺村妇联主席以来,孔小燕始终把姐妹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她走村串户,深入了解妇女群众困难和需求,积极为她们排忧解难。

村民唐某某患有先天性疾病,一直需要靠人照顾,近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了自理能力丧失的情况,目前只能由其80多岁的婆婆照顾饮食起居。近日,孔小燕和社区卫生院李医生一同看望了唐某某,并为她进行了基础身体检查。孔小燕始终把她的情况记在心上,积极为她争取政策帮扶,帮助她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在日常工作中,力寺村妇联积极开展帮助孤寡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尤其是逢年过节,孔小燕会带领工作人员看望村里年纪大、行动不便的独居老年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同老人拉家常,送上慰问品,让大家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群众的浓浓关爱。

引领发展,办实事的“领头雁”。力寺村现有户籍人口2563人,妇女1073人,儿童400多人,困难残疾妇女14人。针对村里妇女儿童文化活动缺乏的问题,孔小燕组织成立了安巢经开区首家“阳光力寺”广场舞妇联,培养了一批“爱舞蹈、爱家园、爱生活”的居民文艺队伍。并通过开展插花、民俗活动、亲子游戏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加强了村委会工作人员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为更好地开展妇女儿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孔小燕带领力寺村妇联通过成立“行走的议事会”,落实“民主议事”制度,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她积极奔走,为辖区困难妇女儿童送来慰问金及生活用品,为重病患者申请“两癌”救助,定期组织辖区内60名妇女免费开展两癌筛查、为33户家庭办理了低保,为57户家庭办理了困难救助,帮助21名妇女就业……孔小燕的付出,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只要说起孔小燕,大家一致交口称赞。

无愧于心,有热爱才有力量。多年来,在孔小燕的心里,始终把“信念坚定、行动才有力量”当作激励自己的座右铭。不论她在工作中担任怎样的职务,都要求自己必须坚持做到“岗位清楚、职责明确、勤于实践、勇于担当”。

日常的妇联工作中,孔小燕十分注重与村民的沟通交流,“只有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拉近彼此的距离,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孔小燕表示,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基层妇女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用信念与热爱描绘和美乡村的锦绣蓝图。

巾帼风采(二)杨在霞:用一针一线编织劳模华章

在安巢经开区金巢大道旁,有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地方——巢湖市维尔服饰有限公司。这里,缝纫机的哒哒声如同奋进的鼓点,奏响着女性们的梦想乐章。而其中一位女性,宛如乐章的“指挥家”,引领着一群“娘子军”,用一针一线勾勒出属于她们的绚丽人生,她就是车缝课长杨在霞。从普通的缝纫工到现在的生产管理者,从自我完善到带动身边人不断提升,工作18年来,她敬业奉献,爱岗如家,先后获得“合肥市金牌职工”“合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成衣车间里的“指挥官”。走进维尔服饰的成衣车间,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一位扎着利落马尾、眼睛大大的女子在一排排缝纫机间穿梭自如,时不时近前俯身检查布料的针脚,与人交流时,语速较快,言语间尽显干练。很难想象,这位身材小巧、看似柔弱的女子,就是成衣间里的“指挥官”杨在霞。

“妹妹,这个袖口的缝线留大了,你看,应该是这样……”杨在霞带着爽朗的笑容,走到一位年轻女工身旁,拿起她正在缝制的衣服看了看,一边快人快语地提醒着,一边利落地拿起工具拆开半成品进行正确的示范。女工抬起头,认真看着,眼中满是信任地回应道:“好的,霞姐,我明白了。”这般温馨的互动,每日都在车间里不断流淌。

“我每天的7:30-18:00几乎都是在这个车间里度过的,一晃都十几年过去了。”杨在霞笑着说道。在富有韵律的踩踏声中,杨在霞的思绪也被拉回到曾经的岁月。“之前在外面的裁缝店里干过学徒,所以刚来这上班的时候还是有底气的,当时想着,别人行我肯定也行。”2007年杨在霞成为维尔服饰的一名生产一线缝纫工,由于有一定基础,加上她平时爱学习爱琢磨,很快,她便在众多缝纫工中脱颖而出,制作的成衣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在车间里独占鳌头。一年以后她晋升为班组组长,随后成长为车缝课长。

流水线上的“劳模路”。走上了生产管理岗位的杨在霞深知,独木不成林,团队的力量才是推动前行的关键。车缝课大多是女工,如何凝聚起这支“娘子军”,杨在霞有着自己的“温柔智慧”。她不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还根据班组人员特点,合理分解工序,以提高产品品质和效率。大部分时间她会在车间巡回检查,目光如炬的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发现问题随时整改,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坐着的时间。

遇到员工有困难,杨在霞也是第一时间送上温暖关怀,耐心开导、手把手帮扶。从贵州远嫁到巢湖的赵叶南,因丈夫生病、孩子还小,家里经济比较困难。杨在霞得知情况后,在工作上帮她协调时间、兼顾处理家事,另外根据相关政策为她申请一些经济补助,这让赵叶南感到了家人般的温暖。“我们车间里三四十岁的女性员工居多,她们都把我当大姐姐,家里有点什么难事也愿意跟我讲,能给她们解决一点是一点。”在杨在霞的贴心关怀和领导下,这支娘子军也愈发团结一心,她们用针线缝合的不只是布料,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多年来,杨在霞凭借卓越的工作成绩,斩获合肥市金牌职工、合肥市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可面对这些闪耀的光环,她依旧谦逊温和:“这些荣誉哪是我一个人的呀,是咱们车间全体姐妹一起拼搏来的。我们缝制的成衣都是出口海外的,我就盼着带着大伙,把每一件衣服的品质做到最好,拓展更多的海外客户,带动更多‘宝妈’致富。”

“哒哒哒,哒哒哒”,一把剪刀、一把卷尺、一台缝纫机……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这位用针线编织梦想的女性,仍和她的“娘子军”们在缝纫机的旋律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劳动者的诗篇。

在春风中绽放

在岁月里闪耀

让我们一起

致敬女性力量

为巾帼点赞

祝福所有的女性节日快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