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楼村国防教育基地、五里村张漫萍广场、瓦疃党史纪念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建设生态湿地、整治人居环境、扮靓乡村颜值……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红薯种出“甜蜜”产业、肉鸭串起产业链条……家门口的特色产业强村富民。近年来,固镇县湖沟镇用“红色”铸就文化底蕴,用“绿色”扮靓发展底色,以“红绿融合”描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3月的乡村,阳光柔和而温暖。记者来到湖沟镇,参观了当地串珠成链的红色景点,感受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
湖沟镇是皖北地区知名的红色小镇。新四军进淮第一战、淮海战役王洲阻击战等在此发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更是涌现出张漫萍、李文宗等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英烈。
“这个广场是五里村张漫萍广场,是我们结合和美乡村建设打造的红色教育基地,占地6000多平方米,广场上有张漫萍塑像、张漫萍纪念馆以及张漫萍革命事迹长廊等设施,是湖沟镇的红色文化地标。每逢节假日、周末都有大量的孩子和各行各业的人来此参观。”湖沟镇党委副书记刘奇奇介绍,“张漫萍烈士是河南荥阳人,但他把一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最后捐躯湖沟,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湖沟人。”
从五里村向南,相隔不远的是瓦疃党史纪念馆。该纪念馆为徽派建筑风格,分九大篇章记录了党组织在湖沟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从五里村继续出发,十多分钟便到达李楼村,这是湖沟镇第三处红色村落。
“李楼村是革命烈士李文宗的家乡,村里建了5000平方米的红旗广场、李文宗纪念馆以及点将亭、将军桥等,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李楼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民介绍。
注重红色文化的传承,更致力于将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近年来,湖沟镇通过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村级文化中心等资源,更新完善了2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站,形成全域覆盖的红色文化服务网络,推动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我们将进一步用好红色文化资源,以三处教育基地为引领,打造‘红色小镇+美丽乡村’,推出湖沟乡村红色旅游线路,努力在文旅融合上实现新的突破。”刘奇奇说。
守护绿色美丽家园
“小桥流水、草坪花圃、亭台水榭、健身步道,应有尽有,地方虽然不大,但环境好,没事过来遛个弯、消消食,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单大爷是湖沟镇兰石居委会居民,每天来到湖沟镇生态湿地散步成为他的生活日常。
湖沟镇生态湿地公园位于湖沟镇镇区西侧。走进生态湿地公园,湿地水流潺潺、绿草如茵,11个有序排列、环环相扣的池塘与周边的花草树木、景观凉亭相映成趣。“这个处理单元叫水下森林,通过种植沉水植物,让沉水植物长成水下森林,可以大幅度降低水体氨氮含量,吸收水中的营养盐,并抑制藻类生长,避免水中富氧化,实现水体生态修复。”生态湿地管理负责人介绍。
“生态湿地项目已经建成运行两年多时间,目前每天尾水净化能力达到6000吨,不但消化处理镇污水处理厂每天2000吨的生活污水,还能直接解决桂柳肉鸭企业每天4000吨的生产污水。”刘奇奇介绍,生态湿地项目运行以来,生态效应持续发挥,已成为当地人居环境整治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年来,湖沟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环境立镇、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镇域经济社会建设全过程,推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聚焦源头治理,将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纳入监管范围;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采取增设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扮靓乡村“颜值”。
做强特色富民产业
小小红薯苗,致富“新曙光”。在湖沟镇陈海村,大棚里的红薯秧苗郁郁葱葱。
“2018年回乡创业,发展红薯特色种植业。这几年,红薯市场行情也比较好,去年红薯亩均收益超过2000元,今年合作社红薯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000多亩。”在陈波红薯种植合作社,红薯种植带头人陈波正在育秧大棚里忙碌着,再过几天,春红薯就可进行大田移栽。
湖沟镇红薯种植历史悠久,但以前由于种植技术、品种选择以及销路局限等原因,一直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近年来,湖沟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战略,在陈海村推动红薯种植规模化、产业化,不断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村里整合各类资金190万元,建了占地1200平方米的厂房,为种植户提供红薯加工交易场所,带动了周边乡村种植红薯6000多亩。目前,烟薯、西瓜红、蜜薯等多个特色红薯品种热销长三角地区。
“现在村里基本家家都种红薯,其中超100亩以上的大户就有4户,红薯移栽和收获时节,带动200多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陈海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军介绍,小红薯已成长为助力村民增收的“甜蜜”产业。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湖沟镇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桂柳集团,打造肉鸭产业链。桂柳集团落户湖沟镇以来,成立蚌埠桂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上千户农民参与肉鸭养殖。同时,依托屠宰厂、饲料厂,在肉鸭屠宰、分割、饲料加工等环节,吸纳周边劳动力12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桂柳集团的落户还带动了湖沟镇乃至固镇县的肉鸭产业发展,一条集肉鸭养殖、饲料供应、熟食加工、冷链物流产业于一体的肉鸭全产业链条初步形成,全县肉鸭全产业链产值超20亿元,有力促进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红色文化和绿色产业是湖沟镇发展的底气,‘红绿交融’正成为湖沟镇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未来,我们将继续打好‘红色+绿色’发展牌,奋力谱写乡村和美产业兴旺新篇章。”湖沟镇党委书记程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