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建引领,立足团安实际,紧盯社区治理难点痛点,打造“小巷议事会”,还“权”于民,让民主表决先行一步,在家门口“议”家务事,共享新时代伟力。
五里墩街道办事处团安村社区0.62平方公里,含15个老旧小区,7个物业管理小区,1个居民组,具有老旧小区多、小街小巷多、老年人多的特点。社区打造了一系列民生项目,为创建“小巷议事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中心,印“巷”团安
夯实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发挥小区党支部作用,建立社区党委引领、党支部主导、党员示范带动工作机制,形成“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三级联动组织架构,增强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确保组织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面。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以点带面打造林业厅小区、气象局小区、北五里墩小巷党群服务示范站点,铸牢印“巷”团安的红色基底。增加“小巷议事厅”功能,设立“两委员一代表”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点半学校、老年学校、社区养老服务站、警务站、残疾人工作站、儿童之家、心理健康咨询室等功能室,让印“巷”团安更深入人心。
先后在“小巷议事厅”即党群服务中心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巡回微宣讲17次,开展大型普法活动16次、播放宣传片14场次,开设舞蹈班、合唱班、瑜伽班等共计19个班级,参与群众3700余人,为小巷住户发放宣传品10000余份,发放主题学习教育相关书籍195册,覆盖6700余人次。
一次议事,“马”上见效
秉承小事沟通、大事商议原则,打造小巷议事会,延续网格化管理“一事一议”经验,倾听民主声音,构建共建格局。居民代表摸排收集信息,网格长梳理反馈社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挥“马扎书记”作用,一边闲话家常,一边马上办理,现场能答复的马上见效,需要事后督查的马上记录、持续督办,确保立行立改、立查立改。除了议事,小巷议事会更是群众家门口的“党课基地”,党组织书记定期开展“小巷党课”,及时了解党员、群众困难,一对一进行帮扶,党群关系马上拉进。
自小巷议事会成立以来,通过20余次小巷议事会,联合执法部门拆除了村民组70号违章建筑30平方,解决市医药公司宿舍平房征迁、省一建宿舍343户居民燃气出户、八建小区无停车棚等问题6件,解决了村民组内下水管道因年久失修导致的污水满溢问题和小区内道路照明及4栋楼9个单元的楼道灯问题,并配合物业完成对小区内84户主业的物业费收取顽疾。
一场合力,余音绕“巷”
依托小巷议事会,从群众需求出发,梳理为民服务“清单”,以此为基础,有效整合辖区共建资源,丰富小巷议事会活动形式,发挥中电科三十八所、省气象局、上海曙光医院安徽医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等专长优势,在街头巷尾开展教育、科普、健康、文化、公益等服务近千场次。释放小巷议事会“民星”效应,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鼓励“小巷法律宣传员”“小巷民星调解员”“小巷居民监督员”开展“民星说法”,加大“民星”凝聚作用,共商社区难点问题,共议破解办法,合力打造平安小巷。细化小巷议事会功能,创建“小巷故事汇”,以情景剧的形式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让生动故事在小巷里余音绕梁。
其中中电科38所退休干部讲述的《那些年在大山里的日子》、原淠河路村民组党支部书记刘义银用“合肥土话”讲述的《生产队的生活》故事以及省一建退休干部宣善瑶讲述的《家风家训的传承》故事,成为小巷议事厅里的“明星”故事。(余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