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感谢谢某给了我时间,让孩子不至于受到太大影响……”
近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了一起民间借贷案件,通过善意文明的执行理念和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既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被执行人及其家庭的影响,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生动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温情和智慧。
2022年,李某因投资外汇、虚拟币等向邻居谢某借款20万元,双方约定利息并出具借条。后因投资失败、家人生病,李某无力偿还本息,谢某起诉至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李某仍然迟迟未履行,遂申请强制执行,请求拍卖李某名下共有房产。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发现该房产涉及共有人以及李某未成年子女在里面居住等问题,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不仅可能激化矛盾,还会对其家庭基本生活造成影响。
善意执行显温度
田家庵区法院坚持“执行有力度,也要有温度”的理念,深入分析案件矛盾焦点,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谈话,积极促成和解。一方面,向李某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督促其主动履行;另一方面,向谢某说明房屋共有人及未成年子女生活等特殊情况,引导其换位思考。
经过多次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法院依法对房产采取“活封”措施,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了法院查封,查封期限三年,给了申请人一个有力“抓手”。
李某承诺分两次在一年内偿还本金20万元,并额外支付2万元作为同期银行利息补偿。若未协议履行,谢某将申请恢复案件执行并处置该房产。
就在和解协议签订时,谢某念及多年邻里情谊,主动放弃部分利息主张,双方握手言和。
创新机制解难题
该案是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他们持续优化执行方式,以精准施策阴影对应因案而异,对涉及民生、涉及家庭共有房产、涉及企业的,建立“一案一策”机制,优先采取“活封活扣”、分期履行等柔性措施;以智慧执行增加数字赋能,运用总对总大数据分析被执行人财产状况,避免“一刀切”执行影响基本生活。
司法为民践初心
“执行不是冰冷的程序,而是有温度的守护。”案件执行法官表示,“既要维护胜诉权益,也要守住民生底线。尤其涉及未成年合法权益、房产处置等案件中,我们始终把解民忧和护民生放在同等位置。”
田家庵区法院将继续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善意文明执行”的工作要求,以“如我在执”的理念办好每一起案件,让司法既有雷霆万钧的力度,又有春风化雨的温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司法力量。(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