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郎溪县郎步街道以雷霆之势推进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在4个市级“无非法小耳朵示范社区”、3个“无非法小耳朵示范乡村”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整治+长效”三维治理模式,成功拆除非法接收设施2处,为城市文化安全筑起铜墙铁壁。
立体宣传全覆盖,打好思想主动战。街道创新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在岁末年初的寒风中,16条鲜红标语如迎春花般绽放在主街干道,300余份图文并茂的告知书通过村、社区工作者“敲门行动”精准送达。更运用新媒体传播矩阵,在微信群中开展“每日一警示”教育,通过真实案例揭示非法接收设施可能引发的信息安全隐患。这种“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的宣传策略,使辖区居民守法自觉性显著提升。
温情执法显担当,专项整治见真章。由街道干部、村、社区网格员、物业管家组成的联合行动组,既当执法员又做服务员。针对两户仍存侥幸心理的住户,工作人员多次登门,不仅讲透《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法理,更主动联系广电部门提供替代收视方案。这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执法方式,最终赢得群众理解配合,实现零投诉拆除。
标本兼治筑防线,长效机制保长效。郎步街道街道创新推出“双网融合”管理模式,将网格化治理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将网格信息员化身“文化安全哨兵”,定期开展“扫楼清户”行动;组建由老党员、楼栋长构成的志愿巡查队,构建起“村、社区周查、街道月巡、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的三级防控体系。同步启动“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公益电影放映、数字电视升级等服务供给,从根源消除非法设施生存空间。
郎步街道将持续深化“无非法小耳朵”示范创建,计划年内实现全域覆盖,同时拓展整治成果,打造集智慧监管、文化服务、群众参与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新模式,为居民编织更严密的文化安全防护网,共建清朗文化空间。(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