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园:党员下沉量地块 延包落地惠农家
来源: 2025-03-20 15:38:27 责编: 陈亮

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泰和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多措并举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为乡村振兴筑牢制度基础。

ed5ba4b479eea2d79bba32c7144c5a1

红色引擎发力,三级联动固根基。社区党委成立土地延包专项工作组,由党委书记牵头,整合“两委”干部、党员骨干、农经专员等力量,明确责任分工。划分党员责任区,推行“1名党员联N户”包保机制,党员干部累计走访543户农户,收集土地边界争议、继承权纠纷等问题线索,形成“支部统筹、党员包干、群众参与”的工作闭环。

多维宣传渗透,政策解读零距离。为提高群众对土地延包政策的知晓率和支持度,社区用“乡音土话”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线上通过微信群、公众号推送延包30年政策相关文章、视频解读,线下召开2场村民代表大会,发放480份宣传手册,6条宣传横幅悬挂在村口要道。党员干部穿梭在田间地头,用“板凳课堂”向群众讲透“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核心政策,让543户农户吃下“定心丸”。

土地精准摸排,地权厘清百分百。针对土地边界模糊、继承权争议等痛点,社区党员组成摸排专班逐户踏勘地块,对7处争议地开展“实地丈量+四邻确认+档案比对”三重核查,以户为单位,对土地面积、四至边界、承包期限、人口变动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土地承包信息台账。540户承包数据实现动态精准管理。在摸底调查过程中,党员干部们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上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多元调解破冰,矛盾化解在田头。面对土地延包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社区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小组,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依法依规、公平合理” 的原则,由司法顾问、乡贤、党员干部组成的调解队扎根农家小院,运用调解会、协商会化解矛盾,对4起复杂案例邀请区农业农村局专家现场研判,截至目前,社区共调解土地纠纷 16起,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延包工作必须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社区党委书记表示,接下来将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开好村民代表议事会,对无地少地农户诉求建立“一户一档”协商机制;二是组织法律明白人培训,把承包合同、权证变更等流程纳入"田间课堂"的“宣传课程”。要让延包成果经得起30年时光检验,真正成为乡亲们奔向好日子的“铁饭碗。(陈亮琴 宋天扬 郭莉 许亚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