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临泉新闻
临泉“好人”何以这么多?
来源:赵怀勇 2025-03-24 17:40:35 责编:许雅婷 胡明兵 喻寒松

a5e59d40bf146604c9700ae1fff0510

前不久,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临泉二中学生李智琳、李慧琳受母亲葛春梅和父亲李建伟忠诚恩爱、守望相助精神的影响,主动照顾生病的父亲、积极传承好家风的事迹。在临泉,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人故事在时刻上演:65岁的临泉退伍老兵余立帮携家人在杭州富阳游玩时,偶遇落水青年,毅然跳入水中救人,事后悄然离去。在南京开饭店的临泉人王德生执意为三位就餐军人免单,并多年来一直坚持为军人、消防员免单,其事迹被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播发,网民点赞数百万人次。

目前,临泉有“中国好人”20人、“安徽好人”26人、“阜阳好人”177人、“临泉好人”720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2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1人,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5人、阜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20人,临泉县道德模范及提名41人。

临泉好人何以这么多?

自然形制:一方水土一方人

临泉地处中原,土壤肥沃,十分适宜种植农作物。同时,这里地下水位较高,地表水较为充足,绝大多数河流适宜灌溉,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给临泉人的性格品质打上明显的印记。

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后至本世纪初期,临泉的农业生产还基本停留在手工阶段,大型机械在农业中的应用很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造就了临泉人朴实、厚道、勤俭、本分的品格。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促使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相互提供资金、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帮助,增进了临泉人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的关系。进入新时代以来,农业现代化的春风吹拂着临泉土地,也唤醒了人们追求更加富裕美好生活的的梦想,大型机械、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一些劳动力外出创业,家中留下的老人妇女儿童依然在乡邻的关照下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同时,农村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加速进行,进一步改变着临泉人的思想观念,市场观念、规模理念、信息技术渐渐为人们所接受,创新、开放、豁达、包容成为新时期临泉人的典型特征。

同时,临泉人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影响着临泉人的品格塑造。

传统上,临泉人以自然村落聚居的生活方式,给临泉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邻里之间,门对门、户挨户,鸡犬相闻,大事小情彼此都很熟悉。谁家有了困难都会伸手相助,谁家有了喜事也都共同分享。这种社区型的居住方式对于增进彼此了解、加深邻里友谊、相互照应守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极大地影响着临泉人的性格。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城市文明逐渐影响着农村的风气,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的临泉人带动了家乡文明新风的树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块水土的滋养,正是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临泉人身上带有更多的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守望互助、开放包容的品性。

从不畏艰难、知恩回报、献身公益、助人为乐的“中国好人”尚丙辉,到不甘贫困、他乡创业、矢志不渝、以身教子的励志“生姜叔”姚启中;从汶川救灾、奥运服务、世博志愿、投身环保的“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安徽好人”“环保狂人”侯现中,到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勇擒凶手、救护群众的“安徽好人”“撬棍哥”王运涛,他们的身上都流淌着临泉人质朴、向上、助人、乐己的血液,是230万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

ea6f6e11005efe0b16754576e2947b2

地域影响:黄淮文化润人心

由于地理与中原接近,临泉受中原文化影响深厚。

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处于主体、主干的地位,在构建整个中华文明体系发挥了筚路蓝缕的开创作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由于中原文化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辐射各地,成风化俗,一些基本礼仪规范被统一成范本,推广到社会及家庭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了“万里同风”的社会效果。同时,中原文化在不断地融合交流中,催生了“大同”、“和合”、礼义廉耻、仁爱忠信等核心价值观。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原地区战乱不断、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在与灾祸抗争中,养成了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性格。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临泉的民风民俗、民情民心,催生出临泉人豪放大气、果敢担当、崇德尚善、孝长贤爱的人格秉性,形成了临泉人勤劳善良、朴实忠厚、追求和平、向往平安的价值追求。

临泉地属淮河流域,是典型的沿淮平原地带,也深受淮河文化的熏陶。

淮河-秦岭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水是淮河流域文化的核心词汇,也是催生淮河文化的本源。作为的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流域降雨丰沛,水的轻灵、柔弱、坚韧的特点,深深影响着淮河流域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性情。千里长淮的洪水泛滥、泥沙滚涌、灾害频仍,造就了人们不屈服、敢搏击、勇抗争的性格;淮水两岸的桨声灯影、秦淮泛月、莺飞草长,淘洗出淮河两岸人们轻灵、变通、柔韧的品质。淮河流域水文化的本性,给临泉人的性格养成产生极大的影响,凸显出临泉人勇敢、刚毅、求变、灵活、柔韧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和生活磨难中,更是呈现出惊人的抗打压韧性、耐力和不屈精神。

正是深受南北文化的影响,临泉人身上的品质特征在生产生活中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从身患残疾、奋力崛起、勤奋向上、献身教育的“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安徽省道德模范”任影,到心系百姓、情牵发展、清正廉洁、舍己为人的“安徽好人”“优秀共产党员”韩勇;从爱岗敬业、勤奋钻研、以苦为乐、奉献社会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好人”赵五,到传播先烈事迹、守护先烈陵墓、弘扬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后人的“安徽好人”李树银,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不屈从命运安排、不失去生活勇气、不甘心平庸生活、不惧怕生活磨难的光辉。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勇敢前行、不懈奋斗,

是他们的人生最好注解,他们是众多临泉人的杰出代表。

b906761f9fce87718471cdf26a6b737

文化滋养:地灵人杰典范多

临泉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都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深深影响着临泉人品格的形成。

聃季载是西周时期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深得文王喜爱。由于他生性文静、喜欢耕读,后被分封到临泉,称沈国,目前在县城西侧仍存有古城遗址。聃季载体恤民情,办事认真,深得百姓爱戴。他爱民如子、发展农业、稳定社会的做法代代相传,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姜尚,字子牙,又称太公望,出生于临泉县姜寨镇,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胸怀安邦大志,周游四方学习,后在渭水边直钩垂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辅佐周成王统一天下,成就大业。他爱民、尚武,所著兵书《六韬》堪称兵家鼻祖。他提出做人要忠诚忠贞、以德为本、廉洁自律、强化作风、敢于担当等观点,深深地影响着临泉人,至今为人们广泛认同和积极践行。

此外,春秋时楚国人养由基、晋朝时鲖阳人毕卓,元朝时王保保(又名扩廓贴木儿),清朝时连登榜,都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进入到现代,临泉大地革命浪潮涌动,红色文化在临泉人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早期,革命的火种就在临泉大地上播撒、燃烧。1921年,临泉籍共产党员就开始宣传革命,发展党员,开展革命活动,为革命理想而英勇战斗。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党领导临泉人民开展了“长官店暴动”“桃花店人民武装斗争”等,以张蕴华、魏野畴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生命和忠诚谱写了壮丽的历史诗章。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到临泉休整,在这里驻守88天,广泛开展扩大新区、整党整军、土改新政、巩固政权活动,与临泉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刘邓大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广大指战员、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临泉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创业的英雄业绩,深深铭刻在这块土地上,融入进临泉人的血脉里。

历史的丰碑,后人的课堂。虽然历史的脚步渐行渐远,战争的烽烟已然消逝,但聃季载、姜子牙等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张蕴华、魏野畴、刘邓大军铸就的革命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依然是今天人们坚定信念、顽强拼搏、积极探索、勤政爱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最好的精神营养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从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高中学生马峰,到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高三学生庄峰,再到扑入火海、抢救伤员的于建海;从立志报国、投笔从戎的“花木兰”“心动安徽·最美人物”郭谨瑜,到驻哨守山12年的赵克克、刘俊兰夫妇,他们的身上都深受革命英雄主义的影响,舍生取义、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守土报国是他们英雄所为的真实写照。

氛围营造:好人基因代代传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推动,更离不开道德的培育。中华民族自古崇尚以德育人、以德治国,历朝历代也都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作为育人选人用人的标准。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临泉人更是把“德”字作为做人行事的先导,代代相传,成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临泉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把做好各类人群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提升城乡文明的全过程,着力营造全社会学好人、奖好人、做好人的浓厚社会氛围。

以政策为先导,引领新风尚。临泉县委县政府专门制订鼓励先进、褒奖典型的政策,对评选为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各级各类先进模范、先进典型的,在就业、创业、就学、就医、培训、信息、医保、养老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并给予相应政治待遇,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敬仰模范、个个崇尚典型的良好风尚。

以活动为手段,营造好氛围。临泉县委县政府每年都举办各类先进评选活动,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让群众评选先进,让先进来自群众,大张旗鼓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丈夫”“好少年”评选活动,同时在单位中广泛评选“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家庭”评选,把争先进、当典型作为个人价值和单位水准的“衡量器”。

以评选为平台,建立好机制。临泉县委县政府自2015年起,系统开展评选“好人”,范围涵盖各行业各领域,每月评选一次,逐级向市、省、全国推报,召开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表彰会,引导全社会向他们学习。

以关爱为激励,树立新导向。县委县政府成立好人基金,以此为基础,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不断壮大基金数额。同时,对评选出的各级各类好人进行奖励,对家庭困难的给予大力扶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英雄流血不流泪、先进出力更出彩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典型为引领,加大推介力度。临泉县委县政府把先进模范、典型的宣传宣讲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平台的优势,全媒体推进先进典型的事迹,及时反映社会各界学习先进的反响,跟踪报道各单位各部门学习先进、推进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该县还组织艺术家以先进典型为原型,开展艺术创作,把先进模范的形象搬上舞台,把先进典型的事迹谱成歌曲,不断增强先进典型的亲和度和感染力。

从拾金不昧、把11万现金归还原主的“最美环卫工”“中国好人”蒋桂敏,到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抚养孤寡老人的“中国好人”李美兰;从倾心宣传防火知识、不断为百姓“赴汤蹈火”的“中国好人”侯子功,到付出大爱、收养弃婴的“中国好人”李凤娥;从传承民间杂技、醉心艺术创新的“安徽十大名角”胡思圆,到献身葫芦烙画事业、倾情帮扶残疾人群的“中国好人”韩玉梅……

临泉好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行业在持续增加,队伍在迅猛壮大。一方水土的滋养、地域文化的影响、人文典型的示范、好人氛围的培育,都成为“凡人涌大爱 善举暖人心”源头活水,成为临泉“好人”如此多的最好注解。

一个地方文明与否,既要看高楼大厦建得高不高、多不多,也要看马路修得宽不宽、长不长,更要看“好人”多不多、利于“好人”涌现的环境优不优。

在临泉,一个让人们“迎着光、追逐光、沐浴光、成为光、散发光”的社会氛围越来越好、越来越浓……(赵怀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