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七里塘乡
七里塘乡:小草莓撬动大产业 三产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王菊 2025-04-02 08:51:59 责编:方欢 许梦源 张文洲

走进定远县七里塘乡,连片的草莓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作为本县草莓产业发展的“明星乡镇”,七里塘乡草莓种植基地为核心,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布局和跨区域联动,走出了一条“种植户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增值”的三产融合之路。

规模化种植:万亩基地托起“致富梦”

七里塘乡地处江淮分水岭,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是草莓种植的天然宝地。多年来,该乡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推广、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草莓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乡草莓种植面积达9200余亩,年产量超3万吨,成为安徽省重要的草莓生产基地之一。通过推广“绿色种植+科学管理”模式,七里塘草莓以果型饱满、甜度高、耐储运的特点赢得市场青睐,远销上海、浙江、广东等全国各地。2024年,全乡草莓鲜果交易量超8000吨,产值突破1.6亿元,一颗颗红艳的草莓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果子”。

党建引领:“莓好工坊”共富一方新引擎

七里塘乡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推行“产业链党建”模式,大咖国际企业内部成立党支部,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莓好工坊”党建品牌。秉持“一方工坊,共富一方”的核心理念,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攻坚产业发展中的各类技术难题。从种植技术指导到市场信息分享,为农户提供全方位帮扶,助力其增产增收。在“莓好工坊”的辐射带动下,企业为留守妇女、低收入群体开辟了多样化的灵活就业岗位,涵盖产品分拣、简易包装等多个环节。在这里,党建所蕴含的“红色动能”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产业蓬勃发展的“发展势能”,不仅让党的旗帜在产业一线高高飘扬,更让周边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深加工赋能:尾果变身“黄金酱”

针对草莓产业链中的尾果难题,七里塘乡引入行业龙头企业——大咖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果酱加工技术,每日收购尾果50余吨,年加工量达1500余吨,生产草莓果酱等高附加值产品,年产值达360万元。2024年,大咖国际累计总产值已突破2.5亿元,成为皖东地区农产品深加工标杆企业。

家门口就业:产业兴旺惠民生

草莓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家门口就业”的致富路。种植高峰期,农户们在草莓棚内从事采摘、分拣工作,日薪可达150元;大咖国际草莓加工厂建成后,吸纳周边百余名村民进厂务工,从事分选、包装、质检等岗位,月均收入超5000元。

护航企业发展:解难题、优服务、强保障

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七里塘乡主动作为,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推动供电专线项目建设,全力保障大咖国际生产线稳定运行,让企业生产用电无忧;另一方面,联合乡镇引进的鼎志建材项目,通过管道联通实现集中供气,为企业大大地节约了能源成本。同时,通过举办产销对接会、搭建融媒体线上宣传平台等方式,为草莓收购“牵线搭桥”,确保农户“种得好、卖得畅”。

供应链升级:直采直销“鲜”达全国

随着上海麟果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入驻本地草莓交易市场,七里塘乡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高速通道”。企业依托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整合电商、商超、社区团购等渠道,实现草莓24小时冷链直发全国。同时,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企业与种植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既保障了农户收益,也让消费者尝到“原产地直采”的新鲜滋味。

农旅融合:激活振兴新动能

2025年,七里塘乡将围绕草莓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计划举办草莓采摘节、田园研学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体验“田园采摘+文化休闲”的乐趣,预计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增收。通过农旅融合,既能提升草莓品牌知名度,又能拓宽农户销售渠道,实现“田间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的多元增值,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未来蓝图:向5亿元产业集群迈进

立足草莓产业资源禀赋,发挥大咖国际影响力,七里塘乡正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全乡计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个以上,推动草莓深加工技术升级,完善冷链物流配套,力争年产业总产值突破5亿元。同时,七里塘乡全力深化与长丰县的区域协作,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与长丰县携手共建“长丰—七里塘草莓产业带”。双方将在种植技术交流、市场渠道共享、品牌联合推广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协同发展,打造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草莓产业聚集区,共同推动草莓产业迈向新高度。

从“一粒种”到“一杯酱”,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七里塘乡以草莓为笔,绘就了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画卷。(王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