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蜀山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紧扣“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旨在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氛围。
4月3日上午,小庙镇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在小蜀山陵园功勋园举行。此次活动特别邀请退役军人代表参与,与市民政局、区相关部门、党员群众及少先队员共同缅怀革命先烈,以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忠诚与担当。
上午10时,祭扫仪式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开始。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致敬。活动中,来自小庙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10名老兵以标准的军礼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退役军人代表王光群与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张茹、市公益陵园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石继军等共同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并仔细整理缎带,他动情地说:“先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作为退役军人,我们更应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
蜀山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薛凯在致辞中强调:“退役军人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他们的参与让这场祭扫活动更具教育意义,激励全社会尊崇英雄、砥砺前行。”活动现场,退役军人代表还与明德小学少先队员共同唱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并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孩子们为老兵佩戴红领巾,以“红色对话”架起跨越时代的信仰桥梁。
此次活动由合肥市民政局指导,市公益陵园管理服务中心、蜀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主办,小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拐岗社区等单位协办。现场特别设置“老兵寄语”展板,退役军人写下对青少年的嘱托与期望。活动还倡导文明祭扫理念,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协助维持秩序、引导市民有序献花,以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退志”的誓言。
清明节不仅是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更是凝聚爱国力量的生动课堂。通过退役军人与青少年的互动、军民共祭的仪式,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对英烈精神的崇敬之情,为赓续红色血脉、建设文明合肥注入磅礴力量。未来,小庙镇将持续发挥退役军人群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推动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稻香村街道望江西路社区党委、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蜀山区七彩鹿社会服务中心、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望江路校区团支部,组织优秀师生代表与退役老兵代表共同走进蜀山烈士陵园,开展“银龄丹心映童心 清明共筑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祭扫、情景式研学、跨代际对话,将烈士陵园化作“红色课堂”,让英雄的故事成为滋养青年成长的鲜活教材。
庄严祭扫:戎装与校服的同频共鸣
清晨的烈士陵园薄雾氤氲,庄严的纪念碑上“江淮英烈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格外肃穆。身着退役军人志愿服的老兵们与整齐列队的青少年在纪念碑前共同组成特殊方阵。8时整,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激昂悠远的旋律,祭扫仪式正式开始。全体人员齐声高唱国歌后,在党旗前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献花曲》响起,老兵与学生代表手持鲜花,依次缓步拾阶而上,敬献鲜花,表达深切哀思。
文物“说话”:战火青春与和平年代的对话
在英雄纪念馆内,随着讲解员的引导,一封泛黄的家书成为焦点。“儿此次奉命固守高地,生死难测,若成仁取义,望父母勿悲……”当参战老兵费爷爷念出烈士写下的绝笔信时,现场陷入沉寂。老人指着展柜中斑驳的水壶说:“我们当年急行军时,一壶水全连传着喝,最后一个人喝到的常常只剩血水。” 学生们围在老兵身旁,聆听那些从未载入史册的细节:炊事员用身体护住粮袋牺牲在封锁线上,卫生员冒死穿越火线收集战友遗物……原来英雄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是有温度、会疼痛的普通人。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更是一场跨越年龄的红色精神对话。未来望江西路社区将持续开展类似活动,引导青年一代从英烈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4月3日,黄山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文明安全祭扫 共筑绿色清明”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辖区十余名退役老兵、党员群众参加了活动。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黄山路社区党委书记刘凯表示:“祭英烈,是为了警醒我们,在和平年代也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在前进的道路上,始终保持警惕,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始终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我们要以英烈为榜样,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事业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活动还现场向烈士家属、居民朋友发出绿色文明祭扫倡议:通过中华英烈网、“云祭扫”等平台向先烈先辈致敬默哀,以献花、寄语等方式寄托哀思。
琥珀街道翠竹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携手辖区爱心企业,赴蜀山烈士陵园开展“拥军惠军、关爱老兵2025·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活动中,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退役军人参观安徽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向先辈敬献花篮表达敬意。活动结束后,街道辖区安徽宏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作为爱国拥军促进会企业,现场捐款1200元,用于慰问辖区困难人群和退役军人。企业负责人周宏辉表示:“将一如既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遗余力开展好拥军优属工作,继续为促进会的发展和壮大牵线搭桥,为不断壮大爱国拥军队伍作贡献。”
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倾听他们在生活上、身体上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让退役老兵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温暖。
下一步,琥珀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将继续用心用情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营造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
新华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依托退役军人群体特色,以“军魂传承”为主题开展纪念活动,引导辖区退役军人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退役不褪色”精神,激励退役军人共筑奋进力量。
活动在庄严的《军人誓词》宣誓中拉开帷幕,十余名退役军人面向军旗重温入伍初心。随着“铭记历史,砥砺前行”签名墙上郑重签下姓名,鲜红的承诺墙化作流动的红色课堂,承载着新时代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的责任担当。
活动现场通过图文展示呈现抗战时期的英勇事迹、珍贵历史照片及抗战胜利成果的纪念资料,邀请老兵分享军旅故事,引导退役军人铭记胜利果实来之不易的艰辛历程。活动最后通过组织退役军人开展红色主题作品创作,学习非遗拓印技艺,制作军旅主题作品,将革命精神融入传统技艺,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
此次活动通过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的双向对话,构建起退役军人思想教育新载体。参与活动的退役军人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在社区治理、应急抢险等领域续写军人荣光。
3月31日上午,西园街道机关党总支联合西园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部分党员前往蜀山烈士陵园开展“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奋进力量”清明祭扫主题党日活动。党员们整齐地站在烈士纪念碑前,神情庄重地进行默哀、鞠躬、集中宣誓和敬献鲜花等仪式,用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通过此次祭扫活动,让党员们接受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遗志,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精神,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
4月2日下午,西园街道美虹社区党委、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西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我爱我家,我爱合肥,礼让文明”先进典型宣讲进社区暨马毛姐故事宣讲队首次开讲。活动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马毛姐、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宗洪博两位模范人物,与社区党员、志愿者共聚一堂,聆听奉献故事,传递文明新风。
活动现场主持人动情讲述了马毛姐的革命人生:从烽火岁月的摇橹壮举,到和平年代投身红色教育的坚守,这位老党员用一生践行“跟党走”的誓言。“只要还能动,我就要把革命故事讲下去!”马毛姐的坚定话语,引发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拧紧的不仅是螺丝,更是百姓的心。”宗洪博用朴实话语展现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志愿精神的深度融合。
4月3日上午,五里墩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清溪路社区、陈村路社区在合肥市殡仪馆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身着统一红马甲,维持秩序、疏导人流、帮扶老弱,用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成为清明祭扫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退役军人志愿者们凭借在部队练就的纪律性和执行力,高效协调疏导车辆停放,协助搀扶老年家属,还贴心准备了折叠凳和热水,现场设立“鲜花兑换点”,通过广播循环播放文明祭扫和防火提示,发放倡议书200余份。这些贴心的服务不仅让市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也进一步传递了文明祭祀的理念,这份“退役不褪色”的赤诚,让清明节在肃穆中更添温情。(王静静 陈晓红 王玉 李娜 江申荣 杨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