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给无人机装药剂
4月7日,在旌德县俞村镇瑞峰香榧种植基地,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在技术员操控下精准升空。伴随着旋翼的嗡鸣声,无人机在距香榧树冠5-6米的空中匀速飞行,通过高压雾化系统将配比科学的药剂均匀喷洒在720亩香榧种植园内。
据悉,相较于传统植保方式,无人机飞防展现出多重优势: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准施药;立体防控对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好;综合作业成本19元/亩,较人工节省30%,且避免人员接触农药风险。4月初无人机飞防能预防病虫害,还能使小果膨大,保果增产。
无人机正在香榧林进行药剂喷洒
基地负责人冯卫东现场算起经济账:“这是智慧农业带来的质变。传统背负式喷雾器日作业量不足30亩,每趟载药量仅20余斤。现在无人机单次载药量至少50斤起步,单架次即可完成8亩作业,作业日处理能力突破300亩,综合效率是人工的2.5倍。”
“俞村镇现已建成3100余亩香榧林,通过重点推广无人机植保技术,以示范主体先行实践来提升飞防覆盖率。我们配备香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确保绿色防控技术规范落地,绿色产品有源可循。”俞村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何晓富介绍。
无人机飞防在俞村镇的成功实践,标志着俞村镇特色农业向“机器换人、智慧管理”转型迈出关键一步。下一步,俞村镇将通过科技特派员对接种植主体打通乡村“最后一公里”,不断进行科学培育与技术指导,为特色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