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濉溪县四铺镇新风村李庄组,村民李强被大伙誉为“百事通”。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李强打过工、搬过石头,开车运货跑长途,也心灵手巧善琢磨,修农机、砌墙头,车胎跑气都自己补。因而邻居给他起了绰号“百事通”。
近些年,李强选准目标——科学种田。为此,他报考了大学函授班,边种地边读书,三年毕业拿了证。每次进城办事,李强总不忘逛新华书店,凡是实用农业科技书籍,三本五本地往家里买。回家后,忙中偷闲,能啃多少啃多少,尽力汲取更多的科技营养。他说,有了科技本领,经营农场才能得心应手,棋高一着。
李强还爱看时政与财经新闻,及时了解国家的农业政策与农产品市场信息,瞄准政策与市场行情搞生产。2015年,李强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当年农业纯收入达8万多元。2023年,他又流转土地达660余亩,种植小麦和玉米,午秋两季毛收入达80多万元。
李强寻思,只种粮食作物,单打一,致富路子不宽。去年,李强瞄准土豆市场行情,由广州的朋友联系销售,产品包销。留了70亩春茬地,全部种上了土豆,一亩地可产土豆1万多斤,比种粮食作物每亩可增收300多元。这70亩土豆,可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啊。目前,土豆即将成熟,丰收在望。
在乡邻眼里,李强是个孝子,他爱人尊老爱幼,和睦乡邻。两口子为人处世,乡邻们没有不称赞的。李强致富不忘乡邻,农忙季节有50多名村民在其农场务工,每天工资80元。村民彭林爱说:“现在年纪大了,不能出远门务工挣钱了,这个家庭农场离家很近,方便照顾家人,收入还不错,我准备长期在这里干下去。”
李强的家庭农场,注重科技兴农,发展绿色产业,效益高,前景喜人。儿子跟着他经营农场,劲头十足。望着眼前这片可掘绿金的土地,李强对儿子“接棒”农场信心满满。(耿德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