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凤阳县总铺镇哑巴店村的两位农户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过程中污水管道走向问题发生了争执纠纷,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本是邻居的两家人此时却吵红了脸,双方争执不下便纷纷到村委会和镇综治中心反映。
综治中心了解清楚来龙去脉后,启动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一同前往双方当事人家中查看,本着“群众事无小事”的原则,对当事人释法说理,并请施工队专业人员进行合理布局,结合相关政策规定,融情于理开展释法说理,直击矛盾“爆发点”,最终在镇综治中心、村委会的共同调处下两家人签订了和解协议,双方矛盾得以化解,两家恢复了往日和谐。
这只是总铺镇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总铺镇始终坚持“尊重事实、话明气散、睦邻友好”原则,大胆探索矛调新模式、并在实践中尝试调处“新方法”,以“四个到位”新模式助推矛盾纠纷调处,打开矛盾调解工作“新格局”。
事件受理到位。矛盾纠纷发生后,镇、村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换位思考的原则,及时安抚群众情绪,主动深入、实地查看、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让“为民服务”融于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避免矛盾纠纷扩大化,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总铺镇目前共设立1个镇级、18个村级矛盾调处室,确保及时调处群众矛盾纠纷,确保矛盾早发现、早研判、早化解。
上下联动到位。总铺镇在调处矛盾纠纷中,建立“一个案件,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成立矛盾调处工作专班,专攻问题根本所在,让群众“少跑趟”就能解决问题,构建“镇村+N”联调联处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找准矛盾纠纷源点、堵点和难点,精准打好“分类施策、情理相融、多元调解”的组合拳,充分发挥民警、律师、乡贤、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职能优势,“就事论事、有一说一”,耐心细致讲政策,想方设法找突破,定期会商研判、研究思路,制定措施、多元化解。
矛盾解决到位。在调处纠纷过程中,总铺镇坚持把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充分考虑矛盾双方的意愿、诉求,提出合理调解方案,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做到法、理、情并重,“唤醒”当事人双方“感情种子”,愿意 “各退一步”、冷静理智处理矛盾,让纠纷得以圆满化解,实现“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2024年以来,总铺镇以“多元化”方式解决群众 “疑难杂症”共42件,化解率达96%,获得群众称赞。
督促履约到位。在矛盾纠纷得以解决、双方调解协议签订后,为避免“一签了之”的情况出现,总铺镇充分发挥全镇212名网格员的作用,针对调解完成的纠纷,要求镇村组三级网格员密切关注动态,定期入户回访跟进双方履约情况,督促双方按照约定落实,防止出现因未能履约造成的矛盾纠纷二次爆发,避免当事人的矛盾激化,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真正做到“案结事了”。(陈凯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