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安徽将锚定“科学技术打头阵”“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走在前列”目标,在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体制新动能上取得新的更大作为,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青年科技人才处于思维创新的黄金期、智力创造的高峰期,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亟须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安徽将从多个维度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人才“蓄水池”。
安徽将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崭露头角,推动资源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建立青年科技人才低频次、长周期评价机制。对于承担国家和省重大攻关任务类的青年科技人才,安徽将强化使命导向,提高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以及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赋予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评价自主权。
安徽将优化科研资源分配机制,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安徽将树立“使用就是最好的培养”理念,在省级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中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优化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资助结构,90%以上的经费将用于支持45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设立省杰青延续资助项目,支持取得突出成绩的省杰青项目负责人以久久为功的精神挑战科学难题、攀登科技高峰,培养具备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水平领军人才。
此外,安徽还将强化金融支持,营造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比如,用好安徽省雏鹰计划专项基金,为在校或毕业3年内的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金融支持;组建“通江达海”人才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在皖创业创新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团队;鼓励金融机构围绕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创业等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以科技成果、人才人力资本等的量化估值为资金授信依据。
“青年科技人才干得越多、做得越好,给予的支持就越多,并且建立容错机制。”安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徽将持续优化创新创造环境,让青年科技人才放下心理包袱,心无旁骛搞科研攻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