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4月15日,歙县司法局王村司法所联合镇综治中心、妇联等部门,走进王村中心小学,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以“以案释法+校园需求”为切入点,通过本土案例、互动体验等“接地气”形式,让法律知识和安全理念浸润童心,深受师生好评。
乡土元素融入课堂,让法治教育“冒热气”。活动紧扣乡镇生活实际,将法律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乡村场景结合,让抽象条文变成“听得懂、记得住”的身边事。针对农村常见的留守儿童监护、校园周边交通隐患等问题,用“骑电动车要戴头盔,就像下田要戴草帽一样重要”等通俗比喻,让学生们在笑声中理解法律意义。结合本地“耕读传家”“邻里互助”等传统美德,将“遵守校规班规就是守护家乡文明”“保护农田生态就是守护国家安全”等理念融入宣讲,让法治教育与乡土情怀同频共振。
以案释法+趣味互动,打造“沉浸式”普法课堂。活动中,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动画片里的间谍陷阱”“游戏账号诈骗怎么办”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不随意拍摄军事基地”“保护个人信息”等知识。现场设置“国安知识快问快答”“防骗手势舞”等互动环节,学生们通过抢答、角色扮演,在趣味游戏中掌握“发现可疑行为拨打12339”等实用技能。
“没想到保护国家秘密就在我们身边!”五年级学生小林在参与“涉密信息不上网”情景模拟后说。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普法,让抽象的国家安全概念转化为可感知、能践行的行为准则,切实提升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防范能力。现场还设置“家长咨询角”,针对农村隔代教育中常见的监护责任、网络沉迷等问题,提供一对一解答。依托乡镇“童心港湾”“妇女之家”等阵地,针对留守儿童推出“法治护航·周末相伴”结对帮扶活动,由志愿者定期开展安全教育。
下一步,司法所将与学校建立“法治副校长定期授课”机制,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互动体验贯穿全程,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黄瑶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