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皖西北地区持续干旱少雨,土壤墒情持续下降,部分麦田已出现叶片卷曲、生长迟缓等现象,抗旱保苗形势严峻。面对这一情况,界首市芦村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抗旱工作,动员全镇上下抢抓农时,多措并举为2.8万亩小麦“解渴”,全力守护粮食安全生命线。
“现在正是小麦灌浆的关键期,缺水直接影响产量!”在田间地头,该镇农业技术员申云峰一边检测土壤湿度,一边指导农户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方式科学抗旱。
为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该镇统筹调配水源,组织农技人员分片包保,针对不同苗情制定“一地一策”,对墒情较差的地块优先灌溉,对普通田块推广浅浇快轮,并同步增施叶面肥增强作物抗旱能力。截至目前,全镇已投入抗旱农机具200余台(套),完成灌溉面积1.6万亩。
“村干部带头连夜维修机井,我家10亩地全浇上了水!”村民李大姐指着焕发生机的麦田连连点赞。抗旱工作中,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12支“党员抗旱突击队”,带领群众维修技经泵站;同时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等渠道普及抗旱技术,发动群众利用一切可用水源、机械开展生产自救。同时,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及时协调解决用水纠纷,确保抗旱工作有序推进。
“抗旱既要抓当前,更要谋长远。”该镇相关分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动态调整应急预案;加快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耐旱小麦品种;同时协调农业保险部门做好灾情勘查定损,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
烈日下的麦田里,抽水机的轰鸣声与干群的吆喝声交织成一首抗旱壮歌。芦村镇以“旱情不除、战斗不止”的决心,凝聚起“人定胜天”的强大合力,用实际行动在黄土地上书写着“端牢中国饭碗”的答卷。(桑艳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