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合肥蜀经开司法办联合邓店社区成功化解一起因宠物扰民引发的邻里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的画面,正是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成效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该社区积极探索“预防-调解-反馈”一体化机制,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累计化解矛盾纠纷32起,调解成功率达98%,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织密“预警网”,矛盾化解在源头
社区建立“网格化+信息化”双轨排查机制,划分6个基础网格,发动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组成“民情观察员”队伍,每日开展走访巡查,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实时上传矛盾隐患信息。针对小区设施、物业服务、家庭矛盾等高频纠纷领域,社区定期开展风险研判,今年已发布预警提示66次,提前介入化解潜在矛盾26起。“现在居民有啥烦心事,第一时间就找网格员,很多小摩擦还没升级就解决了。”社区网格员说道。
凝聚“向心力”,多元联动破难题
为提升调处专业性,社区整合司法、公安、律师事务所等资源,成立“的协商议事厅”调解工作室,组建由蜀经开司法办、民警、法律顾问、心理专家构成的专业调解团队。同时吸纳退休干部、乡贤能人、热心居民成立“邻里帮帮团”,形成“专业力量+群众智慧”的调解矩阵。在伟星星悦天地商铺租赁纠纷调解中,律师团队提供法律建议,“帮帮团”成员从人情角度劝说,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畅通“民意路”,长效服务促和谐
调解不是终点,服务才是核心。社区推行“调解+回访”闭环管理,对已化解纠纷开展定期回访,确保问题不反弹。此外,通过开设“法治大讲堂”“邻里议事会”等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引导居民树立法治思维;设立“心愿墙”“共享工具角”等平台,增进邻里互动,从根源上减少矛盾产生。“现在社区经常组织大家聚在一起交流,邻里关系比以前融洽多了!”居民何阿姨感慨道。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邓店社区正以扎实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为构建平安和谐社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未来,社区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让“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成为常态,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徐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