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魅力乡镇要闻
彭爱华:玩石头的山里人
来源:通讯员 王祖清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2025-04-22 17:24:39 责编:冯长福

“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南宋诗人陆游的这句诗,用对比手法道出了石不能言却能传神的可爱之处石本无语,只要赏石者和它用心交流,就能感受到它的傲然、不屈和坚韧。郎溪县姚村镇妙泉村就有这样一位爱石、玩石的山里人,名叫彭爱华。

暮春时节的一天上午,记者走进彭爱华的小院,见他身着围裙,正专注地加工一个彩石摆件。他手握切割机对石料进行切割,再用铁锤和钢钻敲除石头多余的边角继而用磨光机打磨石头……其间,不时地用水管往作业面浇水,来降温和除尘。

中途歇息的时候,彭爱华指着这块“初加工”的石头告诉记者,他应一位朋友相求,要把这块石头加工成小摆件。“工序很麻烦,先从石堆里挑选出适宜的料子,洗干净,搁在转台上细瞅、构思,然后用电动工具加工、切割、打磨、钻孔,最后还要用砂纸抛光。你别看它小,搞成功的话,有十几道工序,至少得花一天时间。”

1957年出生的彭爱华,家住姚村镇妙泉村盛村组,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他跑过出租车,在矿山和板材厂打过零工。加工盆景、根雕等,是他的业余爱好。最近几年,他的爱好变成了“玩石头”。

“盆景搞了好几年,因为要忙工作、忙生活,到了夏天浇水不勤,(盆景)都干死了,难伺候。”后来,彭爱华又搞了几年的根雕,主要是大型的茶几,也卖了一点钱。再后来,他有机会到一家石材厂打工,专做打磨工,才正式和石头打交道,慢慢地就对石头有了兴趣,也掌握了一些加工的技巧。

“最近五六年,我就专门寻找和加工一些好看的或者古里古怪的石头。”在彭爱华看来,散落、隐藏于深山、荒野、河谷中的古怪石头,都是有温度、有艺术生命的,只是未被人发现和唤醒。“不把它们寻找回来、加工出来、保护起来,非常可惜!为这些石头安家、‘打扮’,正是我现在做的,且要坚持做下去。有个爱好才充实啊。”彭爱华说。

“这种漆黑发亮的石头,我们当地人叫它墨玉石,除了做摆件、做笔筒,还可以做砚台,也叫砚台石;这是黄蜡石,这是景纹石……”与记者随聊的时候,有游客来逛石头陈列室,彭爱华热情接待,并耐心地向游客介绍置物架上的一件一件“作品”。

据了解,彭爱华完成的石头“作品”有650余件,类型有观赏摆件、绿植盆钵、笔筒、砚台等。

妙泉村盛村组,是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点,也是“皖南星7天”艺术乡村创建村,村中的杜鹃花谷景区已创成3A景区。“村里的乡村旅游一天天升温,有不少游客对这些石头感兴趣,也有游客来买石头摆件,我还为本地人按需定制石头艺术作品,总之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蛮开心的。”彭爱华笑呵呵地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