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社区:多元共治赋能基层治理 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
来源: 2025-04-23 10:17:31 责编: 余红霞

为破解基层治理碎片化难题,推动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双提升,合肥蜀山经开区卓然社区以“多元共治”为突破口,整合社区、物业、居民、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构建“资源共享、问题共商、责任共担”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创新协商机制、培育自治力量、精准对接需求,居民幸福感和社区归属感显著增强。

搭建协商平台,凝聚治理“向心力”。卓然社区建立“社区—物业—居民”三方协商议事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卓上”议事协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搭建多元主体平等对话、共商共议的平台。围绕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民生服务提升等居民关切问题,三方共同梳理需求清单、制定解决方案,形成“问题收集—协商议事—协同落实—效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模式,有效破解以往“社区单向发力、居民被动接受”的治理困境,让基层决策更贴合民意、更具执行力。

整合多元资源,注入治理“新活力”。社区积极引导共建单位、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治理,通过项目合作、资源对接、公益创投等方式,推动服务供给从“社区主责”向“多元共担”转变。一方面,引入专业社工机构、爱心企业等开展养老服务、青少年关怀、文化活动等普惠项目,精准对接特殊群体需求;另一方面,培育孵化居民自治组织、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居民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社区巡逻、文明劝导、矛盾调解等事务,形成“社区吹哨、多方响应”的治理合力。

完善自治体系,激发治理“内生力”。社区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引导居民通过“居民提、居民议、居民定”的方式,将治理要求转化为居民自觉行动。同时,组建党员志愿者、楼长、网格信息员等自治队伍,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隐患排查、政策宣传等活动,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基层自治格局,让治理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

共治成效凸显,绘就幸福“新图景”。在多元共治模式下,卓然社区逐步实现治理机制从“碎片化”到“系统化”、治理方式从“粗放型”到“精细化”的转变。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持续高涨,物业与居民的沟通渠道更加畅通,社会组织的服务效能不断释放,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治理共识。数据显示,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率、居民诉求响应率均显著提升。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凝聚各方合力,让每个主体都成为治理的‘责任共同体’。”卓然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多元共治机制,拓展“线上+线下”协同平台,推动治理资源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为建设和谐宜居社区注入强劲动力。当多元主体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便成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随着多元共治模式的纵深推进,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在卓然社区徐徐展开。(汪燕 赵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