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里啃着竹子的大熊猫、玻璃柜内制作精良的浮标、殿堂内肃立着的舜帝二妃……4月22日,湖南省岳阳市以其独特丰富的地域文旅特色,迎接40多名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代表,参加在此举办的“大美江湖·天下岳阳”2025全国主流媒体岳阳文旅之行。
岳阳古称“巴陵”,北倚长江、南纳三湘,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为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承载着2500多年的辉煌历史,集名山、名水、名楼、名文于一体,汇古色、红色、绿色、夜色于一城,拥有风景名胜193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个,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秀美之城等荣誉称号。
在活动首日,媒体代表团首先前往位于岳阳市南湖新区的中华大熊猫苑,与那里的10只大熊猫见面。中华大熊猫苑占地面积约367亩,2023年底开园,在全国首例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建有9个大熊猫圈舍。
走进中华大熊猫苑,颜值颇高的皓月、憨态可掬的愿愿、嬉戏打闹的深深漫漫都引得代表团驻足围观。在这里,除了国宝值得一看,苑内还配备有熊猫科普馆、熊猫医院、熊猫餐厅、研学工坊、熊猫大集、生态湿地及生态景观等配套基础设施,游客不仅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些国宝的日常生活,还能通过互动展览、科普教育等活动深入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工作。
作别可爱的大熊猫,代表团一行前往“中国浮标之乡”临湘市,去了解一枚小小的浮标,如何撑起当地85亿元的产业。生产车间里,工人熟练地进行接头、脚棒、成型等一系列的操作,一支支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浮标在工人们指尖翻飞,最终成为钓鱼爱好者的手中的趁手“利器”,为他们的收获增添一份重要助力。
据介绍,临湘市临湘钓具产业园集浮标及钓具研发、生产、销售、物流于一体,已形成从原材料供应、机械制造到包装印刷、电商物流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临湘浮标”全国市场占有率超80%,年生产浮标超2亿支,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6万余人,已然成为当地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同时,这一产业还带动当地电商发货量在全省特色产业中稳居前三、抖音全国垂钓产业带浮标类目销售第一,快递发货量超8000万单。
为助力浮标产业走精走专,当地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科技创新奖补资金,引导企业研发全自动打磨机、3D打印等10余项新技术,推出智能浮标、碳素钓箱等4000多种产品,拥有专利540项,9家企业成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的行业领跑者。
同时,园区以产城融合、文旅融合为路径,规划建设“中国浮标特色小镇”,通过举办浮标文化节等50余场节会赛事,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促成交易量超30亿元,打造出“临湘浮标,游钓天下”的特色产业地标,推动了当地钓具产业与城市发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已成为全国钓具行业的标杆园区。
再次启程,代表团来到位于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登上君山岛,参观黄帝留下的铸鼎台、纪念虞帝二妃的湘妃祠、汉武帝取仙酒的酒香亭、柳毅传书的柳毅井和洞庭庙、吕洞宾飞越洞庭的朗呤亭、杨幺起义的飞来钟等。
君山岛上古树名木众多,森林植被覆盖率在96%以上,植物种类有400多种,仅竹子就有20多种,最负盛名的当然是上有泪痕的斑竹和视之则圆、摸之则方的方竹。同时,成片的茶园也为君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君山特产君山银针,更是黄茶极品,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当天,代表团还参观了“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陈馆,通过多媒体、3D立体裸眼视频、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了君山区湖湘本土文化,和当地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及长江洞庭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看到了岳阳流水绕城、大江大湖的生态底色。
本次活动以“大美江湖·天下岳阳”为主题,由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南日报文旅集团承办。据了解,5月24日至26日,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也将在岳阳举行。岳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启峰在欢迎仪式上表示,为使本次大会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抓好“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文旅融合”,擦亮岳阳新名片。围绕“生态风”“文化味”“国际范”,组织策划“3+5”活动,着力打造“屈原、岳阳楼、古琴”三张世界级文化名片与“江豚、麋鹿、候鸟、熊猫”四张生态名片。二是坚持“文旅惠民”,提升市民幸福感。精心筹划文旅项目建设,重点打造3个特色街区、4个夜市街区、6条特色街巷,城市风貌整体提质、市民幸福感全面提升。三是坚持“办会兴业”,激发文旅新活力。重点推进“汨罗江端午龙舟赛”“岳阳马拉松”“洞庭渔火季”等节会活动,将出圈刷屏的大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的大增量,推动岳阳文旅风行天下、近悦远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