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魅力乡镇要闻
守住美味与匠心!庐江手工挂面“老树开新花”
来源:通讯员 徐梅生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2025-04-24 12:51:48 责编:冯长福 喻寒松

4月23日,庐江县泥河镇洋河小学学生走进洋河村传统手工挂面作坊,在挂面匠人指导下,体验拉面、晾晒等工艺流程。“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一碗面条看似平常,其实里面有不少门道呢。”洋河小学学生汪浩然说。

“过去只在腊月做挂面,现在春季也不得闲了,一年四季都能做,这样既保住了老手艺,还能增加收入。”76岁的挂面匠人李为章高兴地说。泥河镇政府曾组织洋河村十多名匠人赴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取经,学习手工挂面标准化生产与市场开拓经验,家住洋河村的李为章就是其中一员。

洋河村过去是个地道的“挂面村”。据汪氏家谱记载,泥河一带手工挂面是洋河村大汪院村民组汪姓村民祖上从江西带过来的一门手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汪院挂面作坊非常红火,周边乐桥、矾山、罗河等乡镇也有不少村民挑着小麦来这里换面条。

现在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在家做手工挂面的大部分是70岁以上的老人,老手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2023年初,泥河镇召开挂面匠人座谈会,同时挖掘历史、寻找史料,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当年11月,洋河挂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庐江县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蜿蜒在群山之间的乡村旅游线路“庐南川藏线”, 穿过庐江县矾山、龙桥、罗河、泥河四个乡镇,广受游客青睐,知名度越来越高。抓住乡村旅游大发展的契机,泥河镇用心打造传统手工挂面美食村,让渐行渐远的手工挂面“老树开新花”。

2024年4月,该镇投入财政支持资金200多万元,在洋河村石浩村民组翠绿的竹海间,新建了靓丽的洋河挂面作坊。“挂面制作车间700平方米、晾晒广场500平方米、配套设施120平方米,车间里安装了一整套控温控湿设备。”洋河村党委书记霍同国介绍,这个作坊有助于洋河挂面“量质双升”和品牌打造。

“去年底,挂面作坊已出租给经济能人运营,一年四季可以做面,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万元,同时带动多位村民就业。”霍同国说,该项目的实施在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的同时,还能让洋河手工挂面从养家手艺升级为“庐南川藏线”上的一颗“文化明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