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税镇镇
税镇镇:培育和大嫂品牌赋能基层思政工作
来源:郭晓晗 2025-04-27 09:24:59 责编:李伟 许梦源 张文洲

税镇镇地处太和西部,辖区内九个行政村、一个工业聚集区,总人口4.8万左右,人口众多,开展农村思政工作较为复杂,思政工作的内容要涉及农村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思政工作的教育的方式更要考虑多样性,调动群众的参与度。面对多样性的需求,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作用,如何处理好社会秩序稳固和群众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如何引领组织群众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税镇镇秉承党建引领发展,带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理念,结合“政通人和、以和”为贵的地域传统文化,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选取姚寨村作为试点,2024年4月,在党委、政府的带领和支持下,由姚寨村集体100%持股,成立太和县和大嫂传媒有限公司。

和大嫂传媒公司是一支女性生力军,以文艺汇演为载体,工作着眼于拓展基层思政宣讲、优化矛盾调解、助力乡村治理。现有人员26人,人员构成主要以20岁至60岁的本村和邻村留守妇女为主。演员服装道具由村集体统一购买,本村红白喜事演出酌情收取少量费用,跨镇演出每场收费2000元。

  开展宣传教育行动入脑入心。基层宣传教育是连接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群众的桥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路径。新时代新征程,基层理论宣讲必须紧贴形势新发展、人民群众新需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科学理论、阐释方针政策、传播主流价值、弘扬时代新风,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和大嫂”从安徽历史、文化遗产、民间故事以及道德模范人物、身边好人等优秀群体中发掘文化资源,全方位挖掘素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嫂”自编自演的节目有20余个,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等以小品、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创作的快板《六尺巷》,就包含了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其中表演的《挑花篮》《小车旱船》民俗节目,选自太和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动作夸张幽默,边说边唱边舞蹈,唱词结合当下时代发展特点,讴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其中创作的小品《和大嫂说媒》《抬花轿》,立足于农村新风尚,宣传移风易俗,抑制高价彩。

“和大嫂”通过“小品”“扇子舞”“挑花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将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走进基层一线。他们把群众聚集起来,把理论政策、文件精神转换为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本土语言,具有强烈的乡土文化色彩,把理论宣讲活动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思政工作的整体效果。目前,已举办40余场演出,其中跨市演出1场,跨镇演出4场,并承办阜阳市委党校第58期中青班欢乐晚会、参与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太和县庆祝活动、太和县第二届香椿采摘系列活动等。

和大嫂在本村、邻村现场表演的同时,也积极运用微信、QQ、抖音直播等新媒体进行宣传。和大嫂的文艺表演登上2025年太和县春节联欢晚会、2025年太和县“爷爷奶奶上春晚”中老年春节联欢活动的舞台,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群众在手机、电脑等终端都能收看。

开展实践推动思政工作融入日常生活。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空洞地说教,而重在实践共识的培养。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重在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1.倡导向好向善。为打通乡村治理微循环,税镇镇创新开展“一献四捐微奉献”。“和大嫂”以身作则,带头开展“一献四捐”活动,鼓舞群众积极捐款捐物等,2024年全村共捐款12万余元,捐物75件,捐工150人次,形成“党员带着群众干、群众跟着组织走”的良好治理氛围。同时,“和大嫂”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村庄建设,积极参与村级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2.做实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结合“世界读书日”“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开展特色“和大嫂”文明实践活动,用好群众大舞台,丰富群众文明生活。3.深化志愿服务。“和大嫂”多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妇女,熟悉村土民情,“和大嫂”通过走访独居老人、重点人群、残疾人,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量身化定制助老爱幼、扶弱济困行动,形成互助友爱的社会风尚。同时,“和大嫂”主动认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关爱帮扶、便民服务等活动项目并开展志愿服务,同时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

开展矛盾调解行动赋能基层治理。组建和大嫂矛盾调解队,划分网格,动态化摸排矛盾纠纷以及流动人口、留守等特殊人群信息情况,对排查的问题分类整理、分类解决,面对矛盾纠纷,“和大嫂”们向前一步,耐心听取双方的意见和想法,做好情绪安抚和疏导工作,对接村委会积极化解矛盾,目前共排查化解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问题40余件。调解后及时回访,做到“包跟踪、包反馈”,定期回访当事人,听取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后续事态,避免纠纷反弹、矛盾复燃。

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姚寨村设立“和大嫂说事室”“和大嫂”与网格长进行互动沟通,帮助村“两委”成员处理网格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协助村书记带头接访,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和大嫂们借助世界宪法日、需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自治法》等法律的要点,努力推动基层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郭晓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