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枞阳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雨坛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史春海、藕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周建华有个共同的 “习惯动作”:撸起袖子时,臂弯处的献血疤痕总会与迷彩袖口擦出细碎的光影。4月25日“热血江淮·军魂永铸” 活动中,这两位曾手握钢枪的老兵,再次用热血诠释了 “退役不褪色” 的军人本色。
“春海,你这血管比年轻人还粗!” 战友的玩笑话让史春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第一次献血是在部队,外出休假时听说驻地医院血库告急,就赶忙去报了名。”史春海摩挲着泛黄的献血证回忆,“当时班长说,军人的血不仅要在战场上沸腾,更要在和平时期流淌成暖流。”如今作为服务站站长,在认真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之余,每次路过采血车也总会久久驻足。
从2006年第一次献血至今,史春海累计献血量达3200毫升,相当于一位成年人全身三分之二的血量。
“第5次献血,感觉像完成第5次‘军事考核’。”藕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周建华一边将胳膊放在采血台上一边笑着说。从2008年首次献血至今,他的5次献血经历实现了从“献血新兵”到“热血骨干”的蜕变。
“第一次献血时我刚转业,看到献血的宣传报道,想着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必须做些什么。” 他轻拍手臂,语气里带着老友重逢般的熟稔,“后来成了习惯,每年体检后第一件事就是关心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满足献血标准。”
活动现场,他的沉稳姿态感染了不少观望的退役军人。有老兵调侃:“跟着站长献血,就像当年跟着连长冲锋,心里踏实!”
在两位站长的带动下,当天共有26名退役军人跟随他们成功献血。当献血袋逐渐充盈,两人相视一笑,仿佛触到了跨越时空的共鸣——曾经手握钢枪守护家国,如今挽起衣袖守护生命,不变的是刻进骨髓的“为人民服务”。(张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