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板桥镇
凤阳县板桥镇:服务积分添动力 群众乐学承非遗
来源:张雨欣 2025-04-28 08:49:32 责编:方欢 胡明兵 喻寒松

avatar

4月27日下午,凤阳县板桥镇文化广场上传来阵阵欢快的鼓点声,20余名社区居民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手持花鼓、脚踏节拍,认真学习凤阳花鼓健身操。这是板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的“非遗传承·花鼓课堂”志愿活动现场的一幕。通过“教学+积分”的创新模式,活动既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又让志愿服务“热”起来,实现了文化惠民与文明实践的双赢。

薪火相传:志愿者手把手教学,花鼓技艺焕发新生机

活动现场,来自古城村“俏大姐”文艺演出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唐家兰耐心地为居民们分解动作。“左手持鼓,右手执棒,手腕要灵活,脚步要轻盈……”她一边示范,一边纠正学员们的姿势。今年65岁的社区居民张桂芳学得格外认真,她笑着说:“年轻时在电视上看过凤阳花鼓,一直想学,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还有指导老师教!”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志愿者们提前两周参加了凤阳县花鼓健身操(舞)乡镇教练员培训,系统学习了花鼓的历史渊源、表演技巧和教学要点。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还融入了现代元素,编创了简单易学的入门教学,让零基础的居民也能快速上手。

创新机制:公益积分激发活力,爱心超市传递温暖

本次活动采用了“志愿服务积分制”的创新管理模式。志愿者每完成1小时教学可累积10分“文明积分”,积分可在镇文化站“积分超市”兑换洗衣液、食用油、卫生纸等日常生活用品。翻开志愿者段明荣的“积分存折”,上面整齐记录着她今年以来参与环境整治、敬老服务等活动的积分情况。“这次教花鼓又攒了30分,正好给家里换瓶洗洁精。”段明荣笑着说,“东西虽不贵重,但这份认可让人心里暖暖的。”社区“爱心超市”货架上,各类物品明码标“分”,1积分相当于1元购买力。超市管理员介绍,目前已有50余名志愿者通过积分兑换了物品。这种“付出—积累—回报”的良性循环机制,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延伸影响:小积分撬动大文明,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不少学会花鼓的居民自发组成花鼓队,在社区文艺汇演中崭露头角;还通过短视频平台展示学习成果,让传统艺术收获大批“云粉丝”。“现在大家争着当志愿者,抢着学传统文化,社区氛围越来越和谐。”附近居民赵大爷感慨道。据了解,该社区已通过积分制开展非遗教学、助老扶弱、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50余场,累计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相关经验已在全镇推广。

从铿锵的花鼓声到热闹的积分超市,从非遗的活态传承到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板桥镇探索出一条“文化引领、志愿先行、积分激励、群众受益”的文明实践新路径。在这充满活力的舞台上,每一位参与者都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文明新风的践行者,共同绘就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张雨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