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分路口镇
分路口镇:党建引领聚合力 产业兴村促振兴
来源:殷康瑞 2025-04-28 11:13:57 责编:代明俊 王力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以“党建引领、因地制宜、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为路径,推动分路口村水栀子种植、古城村蔬菜基地、杨集村山羊养殖、江堰村水稻育苗基地等特色项目落地生根,探索出一条“支部强、产业兴、群众富”的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实现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支部领航,能人带动,激活集体经济“源动力”

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构建“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各村级党组织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头,党员骨干发挥模范作用,群众跟进,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

分路口村联合武陟山村、杨集村整合闲置土地400亩,发展水栀子规模化种植。通过村集体示范先行试种、技术推广,能人大户带头种植,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到成熟期年预计产值可突破200万元。古城村依托蔬菜种植传统优势,党支部牵头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标准化蔬菜大棚1200余亩,蔬菜分拣中心2600平方,温室大棚育苗中心3400平方,吸纳110余户菜农参与。村“两委”成员带头对接商超和批发市场,打通销售渠道,年销售额达320万元。

同时,镇党委通过“头雁工程”培育致富带头人,组织村干部、党员骨干赴江浙地区学习产业经验,并邀请农业专家到村授课,累计培训百余人次,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人才活水”。

因地制宜,一村一品,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该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按照“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原则,推动特色产业差异化发展,形成“一村一品”格局。杨集村利用荒山草资源,党支部领办安徽白山羊生态养殖园项目,采取“羊—饲草—农田”的经营模式,建成标准化羊舍4栋,存栏量达600头,年销售额超72万元,通过秸秆加工、收购,带动部分农户家门口就业,为群众创收。江堰村聚焦水稻育苗技术优势,村党支部领头成立江堰村农事服务中心,整合村内20亩农田打造现代化育苗基地。同时,党支部引进专业育苗团队,大力推广优质稻种,年育苗量可满足全镇稻田需求,为村集体年增收30万元,并带动60余村民就业。

通过盘活土地、技术、市场等资源,各村集体经济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目前,全镇1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其中超50万元的示范村达3个。

政策护航,合作共赢,构建长效发展“强支撑”

该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为集体经济项目提供全方位保障。

强化资金扶持:通过产业到村、培强扶优等资金政策扶持,杨集村完善了羊舍基础设施建设,殷家畈村建起了稻谷加工厂,古城村完善了蔬菜加工车间、冷链仓储等基础设施;通过村企共建模式,吸纳企业投资1.6亿元打造现代化农旅示范基地,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对返乡创业人员给予土地流转、政策普惠等优惠;组织能人大户参加技能培训、职业提升;通过党建引领信用村解决发展资金问题。全方位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供覆盖式服务保障。

成果共享,治理增效,绘就乡村振兴“同心圆”

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壮大了村级财力,更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分路口村将部分收益用于公益性岗位支出;古城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杨集村慰问困难群众;江堰村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农技帮扶。这些举措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集体经济有温度,乡村振兴有奔头”。(殷康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