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原告张某的代理人朱某,因故未能赶上高铁,明天的庭能不能延期审理?”电话铃声响起,法官还未开口,电话里便传出焦急的声音。这是为何?
据称,这是一起朋友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主债务人系夫妻关系,因资金周转需要,向张某借款15万元,并由李某作为保证人提供担保。后两主债务人陆续偿还张某借款5万元,剩余10万元经张某多次催要,两主债务人迟迟不愿偿还,张某无奈之下将两主债务人及担保人李某诉至法院。
因本案的被告有三位,且均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固镇县人民法院在向三人送达开庭传票时几经周折,最终通过电子送达签收了传票。现在,原告代理人因个人原因无法按时到庭,如若开庭时间再改,一旦出现无法送达的情况,案件很可能无法顺利开庭。承办法官决定与当事人沟通,希望通过“云上法庭”进行开庭审理。
“代理人,您是否同意使用云上法庭进行审理?”
“我没用过,不知道如何操作,一旦操作不好,无法进入庭审怎么办?”沟通中,朱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您且放心,稍后书记员教您如何操作”。承办法官立即给予回应。
然而,在原告代理人同意线上开庭后,三被告却迟迟未到庭。
“我不在家,去了也没用,现在没钱给。”
“少钱的不是我,我也没空去,让原告谁借的问谁要。”
承办法官逐个打电话进行沟通后发现,三被告还款意愿消极。承办法官意识到,如被告缺席审理,远不能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的。
为快速有效化解纠纷,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通过电话不厌其烦地与三被告释法明理,希望通过“云上法庭”线上开庭的模式审理该案,最终三被告同意。
双方当事人均进入“云上法庭”后,承办法官一方面与双方当事人核对案件事实,归纳双方争议焦点,摆事实、讲道理、亮证据、述法理;另一方面耐心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劝导被告应树立诚实守信原则,也希望原告退让一步。
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并在线上签署分期履行的调解协议。至此这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得以圆满解决。
本案是固镇法院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的实例, 全方位体现了云端调解和指尖诉讼的便利性,有效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满意度。(王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