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头条
绩溪:校地携手攻关“金山时雨”茶种改良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通讯员 周明助 2025-04-30 16:33:39 责编:冯长福 胡明兵 喻寒松

周晓瑾/图

今年4月初,在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团队将4000株新选育的茶树良种正式移交给绩溪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一由县校合作孕育的茶树良种,不仅丰富了茶树种质资源圃,更为传统茶产业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金山时雨”茶是绩溪县历史名茶,具有“汁醇厚、味芳香、爽口、回味甘”的独特品质,2010年5月被原农业部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又被列入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绩溪县种植业服务中心主任周岱珂告诉记者,“金山时雨”茶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约3.1万亩,主产区分布在上庄、长安、扬溪、金沙、伏岭、瀛洲、家朋、荆州8个乡镇,核心产区在上庄镇。

记者了解到,“金山时雨”茶虽然早就名声在外,但茶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茶产业确实面临一些技术和产品难题。”周岱珂坦言,生产端技术薄弱,缺乏良种选育能力,加工以小作坊为主,标准化程度低,导致品质不稳定;品牌标准体系缺失,地理标志使用不规范,缺乏统一的品质标准和追溯体系;科研支撑不足,对茶叶风味特征和健康功效的研究滞后,制约产品价值提升;人才与研发能力欠缺,影响产业升级和品牌发展

2022年,绩溪县邀请到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专家团队前往茶区开展实地调研。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校地双方于年底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科研团队历时三年攻关,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破解“金山时雨”茶种改良难题。

校地合作以来,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家团队深入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树林,筛选出具有特殊香型物质的200余株优异野生茶树单株。随后,团队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技术,成功培育出“金山1号”“石坵1号”等特色品系,这些新品系在抗逆性、适制性上都较传统茶叶有较大提升。种质资源的发现和新品系的培育,为“金山时雨”茶叶品质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为给新发现的良种“安个家”,绩溪县新建3亩“金山时雨”茶树种质资源圃,选址东接“金山时雨”核心产区,西邻绩谭公路快速旅游通道,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溪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有基础设施,打造茶产业“传统工艺+现代科技”示范点。

种质资源圃示范种植基地将同步开展品系比较试验,建立从种苗繁育到标准化栽培的全链条技术体系,还将规划建设科普教育园和观光体验带。种质资源圃项目负责人介绍,计划三年内筛选出2至3个适制“金山时雨”优质绿茶、红茶的特异性状品种。

“专家团队将通过保存优质种质资源、创新品种选育模式,为打造金山时雨地理标志产品升级版提供科技支撑。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叶云说,还将设计“金山时雨”茶叶质量追溯体系技术方案,同时帮助绩溪县茶叶企业解决核心技术问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绩溪县是安徽26个重点产茶县之一,全县茶园面积3.5万亩,1000亩以上的茶叶专业村达31个。近年来,该县在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上持续发力,奋力写好“三茶统筹”大文章

“以资源圃建设为起点,我县将启动‘金山种’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建设20亩标准化育苗基地,并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攻关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智慧化管理等技术,力争到2028年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3000户茶农人均增收2000元。”绩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汪卫锋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