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东至县青山乡,丝瓜络种植、中药材管护、雪菜收割……产业基地一片繁忙。梅干菜加工、中药材初加工、粮油加工……创业园区红红火火。近年来,该乡立足资源优势,通过特色种植、“三产融合”等举措,走出富民强村新路径。
据了解,青山乡聚焦“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打造,通过科学规划、成立村级产业发展联盟、以村集体产业项目为示范,不断完善“产业联盟+村集体+公司+农户”等模式,创建生态粮油示范基地35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多亩、油茶示范基地1700多亩、雪菜种植基地600亩、烟叶种植基地880多亩、林果采摘体验基地200多亩以及羊肚菌、丝瓜络等示范基地200多亩,特色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2024年全乡8个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900余万元。
为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该乡以乡村振兴创业园为中心,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村集体和个体投资,创办梅干菜加工、中药材初加工、粮油精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有与此关联的箱包、仓储等企业,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涌现出“青山生态大米”“青山梅干菜”“中村黄桃”等知名品牌,带动了广大群众就近就业。通过延伸产业链,使农产品附加值平均提升50%。“从0.28元一斤的雪菜,到17元左右一斤的梅干菜,梅干菜种植加工实现了1万元的综合亩产值。”青山梅干菜加工厂负责人汪长平说。
青山乡是东至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各乡镇围绕“一个特色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个知名商品、一个电商平台”的特色产业全环节,以“粮头粮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充分发挥160余家龙头企业的“链主”作用,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高端走,促进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绘就了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朱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