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和县郭庙镇创新推出“三步走”工作法,通过精准排查、技术攻坚、长效管护三大举措,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精准排查,摸清问题底数。郭庙镇以“不漏一户、不落一厕”为目标,组织镇村干部、网格员成立专项小组,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针对厕屋结构、厕具使用、粪池处理等环节进行全面体检。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利用微信平台、广播宣传等渠道,广泛动员群众参与问题反馈,建立“一户一档”整改台账,实现问题底数清、情况明。镇纪委同步开展督查,对摸排不实、整改不到位的村严肃追责,确保排查工作真实有效。
技术攻坚,破解改造难题。针对传统旱厕异味大、冬季使用难等问题,郭庙镇因地制宜推广“三格化粪池+水冲马桶”模式,结合农户意愿灵活设计改造方案。一方面,组织技术培训,选拔30名改厕能手成立专业施工队,确保改造质量;另一方面,引入生态处理理念,将粪污尾水用于农田浇灌,实现资源化利用。例如,张西村户户建成沼气化粪池,把粪便制成沼气用来照明、做饭,将处理后的粪水转化为有机肥,既减少污染又降低种植成本,带动村民增收。
长效管护,巩固改革成果。改厕不是“一改了之”,郭庙镇构建“镇-村-组”三级管护网络,明确设施产权归属,配备20余名协管员定期巡查维护。通过发放“明白纸”、开展卫生讲座等方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如厕习惯;同时推行“以工代赈”,鼓励村民参与粪污清掏、设备维修等管护工作,增强主人翁意识。此外,镇财政每年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化粪池清理、配件更换等保障性支出,确保厕所长期能用、好用。
郭庙镇将改厕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推行“党政领导班子包村、镇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责任制,党员干部带头包保重点户、示范户,将改厕成效纳入绩效考核。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推广张相庄村先进典型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截至目前,全镇问题厕所整改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刘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