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城县五显镇深入学习推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322”工作法,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2024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1320万元,村均收入77.64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占比87.5%,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
党建领航,凝聚发展合力。五显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核心动力,成立由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农经、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推进,制定“一村一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同时,将集体经济工作纳入村级年度考核和村(社区)书记述职评议内容,确保责任落实。为打造乡村发展 “先锋队”,五显镇注重培养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青年人才,通过“擂台比武”、秋种观摩、重点工作汇报等形式,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打造了一支懂经济、善管理的“头雁”队伍。
产业带动,激活乡村经济。立足资源禀赋,五显镇大力推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一批示范性强、带动力大的集体经济项目。光明村的“五光湖畔”牌瓜蒌子年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上河三月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年产值接近400万元,年增村级集体增加收入29万元,带动就业30余人;罗余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规模达4000亩,年养殖收益超800万元,惠及166户农户;梅山产业园发展桑枝木耳、黄牛养殖、皖西大白鹅养殖、水果采摘等多元产业,年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陈院村竹业大市场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年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
创新模式,拓宽增收路径。盘活闲置资产,变“沉睡资源”为“增收活水”。五显镇通过精准摸排、科学规划,盘活村部、校舍、厂房等闲置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特色产业。大路村利用旧村部、小学打造竹海农庄民宿,年租金收益15.66万元;韦洼村出租闲置校舍兴办羽毛球厂,带动27名留守妇女就业;石关村依托旅游资源,将原石关小学改建为高端康养民宿,预计成为村级集体经济新增长点。
抱团发展,破解“强弱不均”难题。针对村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五显镇推行“强村带弱村”模式,推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上河村与毛竹园社区共建乡村振兴服务部,预计年增收4万元;上河村联合清塘村发展林下西洋参种植,四年后预计增收村级集体经济200万元;下河、虬冲村合建标准化厂房,将于下半年投入使用。
特色物业,盘活“无资产”困局。针对毛竹园社区缺乏固定资产与土地资源的困境,镇党委政府指导成立社区物业公司,承接小区物业、集镇管护等业态,并参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收入分红,年增收社区集体经济超10万元,走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王新新)
